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逐散户”乃未来之趋

(2008-11-10 23:11:46)
标签:

散户

投资者机构化

财经

                    “逐散户”乃未来之趋

 

                                                  文/王诗文

 

    投资者机构化,已然成为全世界股票市场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为促进资本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管理层也大力培育行为规范的机构投资者作为加强证券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未来推出的股指期货,实际上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驱逐”散户,以便有效降低市场运营成本与压力。试想,倘若证券市场中不存在机构的身影,而满目充斥的皆为怀揣微薄资金量的散户,且每一个散户所购买的股票份额相对于整个市场规模来说微乎其微,以致于谁也无法影响股票价格,也就是说,市场处于一个完全竞争状态之下,那么,与之相对应的监管成本、信息索取渠道等方面又会是怎样的呢?显然,要求会高到近乎假想。所以,机构的存在是必然的,有了它,市场才能形成垄断竞争的态势。

    近两年,中国“散户军团”人数成倍增长,他们虽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域,却为了相同的梦想而“走到一起”,携手迈入了“A股殿堂”。于是,茶余饭后他们习惯性地凑在一起唠着当天的交割、侃着隔日的走势。一时间,无数上班族将电脑桌面上的“连连看”替换成了“大智慧”,无数下岗人员找到了一份薪水不定但却“永恒”的“岗位”;无数在校学生甚至开始节衣缩食,将生活费源源不断地变成“买股加仓”的资金库。然而,在“大鱼吃小鱼”的资本市场中,再强悍的散户也终究是“弱势群体”中的一份子,谁也无法与市场抗衡。终于,在“暴风雨”来临时,散户们无一例外地被击了个正着,浑身尽湿、钱财两空……

    事实面前,少部分人开始“知难而退”,从资本市场“抽身而出”,盘点着惨遭缩水的银子,计划着交由机构帮忙打理。然而,他们的念头刚一出现,便招致大批“散户军团”的份子竭力反对。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反对声”阵阵?散户原何在进行自己的最优行为选择时不安心将资金委托机构?究其根本,亦是制度设计上所存在的问题。

    笔者曾与经济学家聊及此话题时,前辈表示,散户之所以宁肯自己在股海中流血拼杀也不放心将资金交由机构,是因为市场上的个别机构不很规范,只是一味地将管理的资金量放大,而并不是本着将收益做大,因为管理资产的规模基数多寡直接影响着业绩量的提升,其相互间成正比关联。

    “我将资金交给你,却只是为单纯扩大你的规模,而我的收益又如何保障呢?”散户的疑虑并不无道理。的确,散户关注利润,机构关注“基数”,二者焦点不同,导致“不合拍”的结局,而解决这一现实存在的“矛盾”,唯一办法便是:逐步改革机构的投资管理模式与相应的激励制度,使之不仅仅局限于只有“基数”,同时还要有激励提成。也就是说,在给投资者赚取一定的利润后,双方会按比例分成,这样一来,便激励机构将“投资者收益”置于首位了。而在这方面,未来相应的具体细节改革应该逐步推进,以便更好地规范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促进证券市场投资环境健康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