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基久违市场  苦等不如投“封转开”

(2007-11-06 22:01:01)
标签:

证券/理财

             当“封转开”热浪袭来时,专家提醒——

                转开前:套利幅度并非想象中大

                  转开后:建议适量购买

 

                        本报记者 王诗文

 

    继QDII基金遭遇疯抢后,近来“封转开”又着实火了一把,预计这股掀起不久的投资热潮还将延续到明年。据统计,随着上市时间的不同,从年底到明年将有五只封闭式基金陆续实现转型。而通常情况下,封基转型前身价都会上涨,因此备受资金青昧,一些“嗅觉灵敏”的投资者早就打好了算盘,抓紧这转型前的“黄金时段”进场套利……这看上去很美的“套利大餐”,是否果真风险全无?套利同时又该注意些什么

 

                          “转开”前套利并非风险全无

                         套利幅度 ≠ 折价幅度

 

    眼下,市场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就足以牵动无数投资者的神经,面对“牛市熊股”的局面人们变得焦躁不安,赚钱心切促使他们开始寻找“新热点”,而“封转开”便成了他们近期追逐的热点。那么,究竟这“套利点”在哪儿呢?事实上,由于封闭式基金在运作期内为抵御未来不确定的风险,故存在一定的折价率。从表面上理解,倘若封闭式基金的净值为1.27元,而投资者只需用1元的价格便可购买,一旦它未来实施封转开,持有人便可获取27%左右的无风险收益,如此诱人的套利空间相信没有人不会为之心动。而事实上,套利幅度并非如想象中那样等同于折价幅度。

建行财富中心理财师祁跃对此客观分析说:通常情况下,受资金的追捧,往往封闭式基金在实施转开停牌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此时的基金价格迅速接近净值,提前实现了封转开的套利收益。但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虽说这种套利风险较低,但并非没有风险,因为封闭式基金进行‘封转开’这一过程的操作时间较长,而此时基金并不会清仓,因此净值随市场变化而发生波动,一旦净值发生损失出现折价,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套利收益。换句话说,封闭转开放的准备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折价套利的空间。但总体来讲在当前高位振荡的市场中,买卖股票一旦操作不当极易招致损失,而在长期牛市向好的背景下投资‘封转开’基金在抵御风险的同时,还能分享蓝筹股上涨带动下的净值增长机会。”

 

                       “身价”虽同但“封转开”优于新基  

                          可作为现阶段的投资首选

 

     不久前,长盛同德的完美“变身”着实给其他几只即将陆续实现“转开”的封基开了个好头儿,其以1元的“抢眼价格”现身市场引来无数投资者关注的目光,不少人将其视为新发基金进行投资。的确,随着管理层对新基金审批发行的放缓,其久违市场已有两个多月,加之股市难于操作,诸多因素使得“封转开”基金一经上市便赚足了人气。那么,同是1元钱,与新发基金相比“封转开”基金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祁跃告诉记者:“两相比较,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封转开基金有以往的业绩作为投资参考,投资者在购买前可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基金的过往业绩等作以大致了解。与此同时,封转开基金一般历经牛熊市,其基金经理及投研团队的经验相对较为丰富,封转开扩容后经过再次融资,可以很快融入市场,运作起来也较新基金纯熟,这类基金不失为现阶段一个不错的投资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