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村杆秤匠

(2014-08-19 07:09:45)
标签:

杆秤

民间匠人

沟岸村

刘庆文

邢吉发

分类: 镜里乾坤

 乡村杆秤匠

 

乡村杆秤匠

1. 杆秤制作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手艺,如今懂这行与做这行的人越来越少,这门手艺也快要在打磨中消失了。

乡村杆秤匠
2.沟岸村59岁的刘庆文,曾经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杆秤匠。他20岁上就跟父亲刘福科学做杆秤。父亲活了87岁,今年春天刚刚去世。市场没有开放那会儿,他经常骑车驮着百十来斤的杆秤走村串户偷着卖杆秤,常去的地方有山西昔阳、元氏和栾城。那时候,一杆秤能卖4元钱。

乡村杆秤匠
3、做一把杆秤大约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先选材,然后刨圆,之后还要用碱水浸泡,打磨,钉秤花等等。原本粗糙的一根木头在他手中渐渐变成笔直光滑的秤杆,待校验好刻度钉上秤花,一根秤杆就算基本完工了。
 

乡村杆秤匠

4、两脚规虽然简单,却是必备的工具。他说,做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做杆秤就是做良心,杆秤匠对职业很虔诚,从不因操作失误而让秤短斤少两。


乡村杆秤匠
5、定秤星的手钻,是父亲传给他的,不知都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乡村杆秤匠
6、钉星花首先需要用两脚规测量并标出刻度,之后按照标记的刻度用手工钻钻出每一个刻度,再在钻洞中以细铜丝嵌插而后割断、锤实,我们平常看到杆秤上闪闪发亮的就是铜丝的光芒。铜丝和银丝反光比较好,磨出来的秤星比较亮一点,不能用那种黑色,做秤的有讲究说,钉了那种黑丝做的就是黑心秤。


乡村杆秤匠
7、制作杆秤最好的木头是楠木,这个杆子不变形不裂。刘家现在还保存着一杆楠木老秤,刘家经常使用的木材是枣木和杏木。

乡村杆秤匠
8、刘师傅趁休息间隙为我们讲述杆秤制作工艺。


乡村杆秤匠
9、这些铸造的秤砣需要到有铸造场的地方定做。


乡村杆秤匠
10、使用手钻定秤星。

乡村杆秤匠
11、教年轻的记者认秤。


乡村杆秤匠
12、秤里的故事真不少。

 

乡村杆秤匠

13.和刘庆文的命运相同,石塔村也有一家祖传制作杆秤的人家,传到50岁的邢吉发手上已经是第四代了。过去,邢家的杆秤店铺就在县城那座古塔脚下。如今,邢吉发空有一门制作手艺,门店已经租出去了。

   邢吉发的父亲叫邢文生,已经去世了。当年由于制作杆秤出名,村里的乡亲们曾经为他编了一首顺口溜来赞美他:“文生先生本姓邢,家住河北赵州城,自小跟爹学修秤,独步赵州度量衡。”

乡村杆秤匠

14、这是邢吉发的工作台,不少工具是祖传的。有搞收藏的想购买这些工具,邢吉发说:“给多少钱都不卖,拆了房也不舍这些东西,这可是传了几辈子的宝贝。”

 

乡村杆秤匠
15、这些杆秤都出自邢吉发之手,他说,现在没有人使用了,一年也卖不出几杆秤。


乡村杆秤匠
16、他的家里四处都是杆秤成品。

乡村杆秤匠

17、电视台为他们拍摄非遗专题片《乡村杆秤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