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山壁多有陡峭之处,石窟洞穴也随山势延伸。山壁下的一池碧水是聚泉水而成,为洞窟造像增添了几分灵气。
碧池旁是老龙洞,就着自然山洞开凿而成,顶部近似穹隆顶。老龙洞以祈福、保平安而民间开凿的,并无突出主题,全窟密布小龛54处,有永徽元年的造像题记。
老龙洞南往上是“莲花洞”,因洞顶有直径3米多的高浮雕大莲花而得名。洞内立有释迦牟尼带领两个弟子讲经之像,莲花周围环绕着飞天,南壁上排列了几层小佛像。门楣为火焰纹,左上方有明代河南巡抚赵岩题“伊阙”二字。
“惠简洞”开凿于武则天与唐高宗同御朝政的“二圣”时期,是西京法海寺惠简法师专门为唐高宗、武则天祈福所修造的。洞内造像为高3米多的弥勒佛,两侧胁侍二弟子、二菩萨。因卢舍那大佛的雕像与惠简洞弥勒佛的相貌非常相似,惠简洞也就有了“小卢舍那大佛”的称谓了。
沿着石窟前蜿蜒起伏的观景栈道慢慢前行,窟龛星罗棋布,多数石刻随着岁月的磨难遭到损坏。
高浮雕的佛像也布满了沿途的石壁,许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和变迁,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因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