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2020-06-23 06:03:54)
标签:

洛阳

龙门石窟

宾阳三洞

“伊阙佛龛之碑”

万佛洞

分类: 山水印象

宾阳三洞始凿于北魏,原名“灵岩寺”,明清后易名“宾阳洞”——据说是根据道教吕洞宾的字号得来可惜的是,宾阳中洞南壁左胁侍菩萨和右胁侍菩萨的头像都已被盗,现分别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宾阳中洞与南洞之间伊阙佛龛之碑,碑高约2.9米、宽1.9米,1600余字。“伊阙碑”是唐太宗时的中书舍人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是初唐楷书之精品。如今碑体已相当残缺,字迹也较难辨认。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一路走来,山壁上的石窟数不过来。随手拍下这些千余年的石刻造像,回家慢慢品味。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敬善寺石窟分前后两室,窟门两侧刻有两力士,造像威猛。后室是敬善寺的主室,中央供奉着高约2米的阿弥陀佛,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门后有二天王。围绕主佛,53尊菩萨浮雕分布在后室壁,它是佛教净土宗“西方净土变”最古老的图画。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摩崖三佛龛“三世佛”题材,开凿于唐武周时期,即公元690年左右。三坐佛因其政权结束而中辍,窟中佛像仅为毛坯,比较粗糙。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万佛洞前后两室,窟顶莲花周围刻有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千尊像龛”。主佛阿弥陀佛表现出一种雍容大度、仪态轩昂的造像风格,窟门外两侧为二力士。南北两壁雕刻的一万五千多尊高约4厘米的小佛,把整个万佛洞装点成西方佛国中佛祖弘扬佛法、众生虔诚聆听的场面。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万佛洞下有“双窟”,因两座洞窟因并排雕凿且有共同的前室而得名。北洞中是三世佛造像,主尊为释迦牟尼,南北两侧是二弟子、二菩萨以及过去佛和未来佛。南洞雕凿的主佛是弥勒佛,南北两壁上雕有小千佛。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洛阳自由行(12)之龙门石窟(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