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自由行(14)之龙门石窟(五)

标签:
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卢舍那佛”《华严经》 |
分类: 山水印象 |
快到“奉先寺”了,围栏里还有不少洞窟不能近前观看。第1069号窟“破洞”,四壁密凿龛造像,西壁一拱龛为唐高祖之妃刘氏为其子道王元庆所造。第1181号窟“魏字洞”,北魏孝明帝开凿,穹顶雕饰莲花飞天,主供释迦牟尼,侧立二弟子、二菩萨。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这是唐代重点洞窟中,最为著名的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群雕。欣赏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还需登爬百余级石阶。石阶中段还有个洞窟,供奉有一尊菩萨。
“大卢舍那像龛” 为唐高宗所创,皇后武则天曾于咸亨三年捐助脂粉钱两万贯,工程完工于675年。整个大像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一铺九尊大像。
“奉先寺”主尊“大卢舍那佛”坐像通高17米,头高4米,耳长1.9米。面相丰满圆润,双目俯视,略作微笑;两耳长垂,衣纹简练。整尊造像,给人一种庄严典雅、肃穆宁静之感。
左侧迦叶身首虽残,但仍显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僧形象;右侧阿难,浓眉细眼、年轻睿智、虔诚大方,宛如一聪慧少所形象。二菩萨衣饰华丽,端庄而矜持。
两侧天王严肃威武、硕壮有力;两侧力士坚毅勇猛、暴躁无畏。还有那倾力承托的地鬼,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大卢舍那像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像龛群雕既是盛唐雕刻艺术的代表,又是人类美术史上的杰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