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见闻录之一:日本为什么这么干净?

(2010-02-15 15:24:07)
标签:

城市印象

教育

人文/历史

文化

文学/原创

我记录

校园

杂谈

杂文/原创

分类: 谈天说地


      日本见闻录之一:日本为什么这么干净?

 

 飞机徐徐降落在大阪关西国际机场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进入海关大厅,此起彼伏的都是“空帮哇(晚上好)”的声音,才意识到真的是到了日本了。到国外旅游,尤其是到发达国家,在前些年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我)是想都不敢想的。近些年还是不敢想,一年的辛苦劳作仅仅能够买到一两个平方的房子,旅游的梦就别做了。而我则不这么想,既然买不了房子,那就干脆不买,“蜗居”吧。

日本见闻录之一:日本为什么这么干净?



对于日本,我绝对是个愤青,一直没有好印象。无论是平时的闲聊,还是在课堂上授课,一提到日本,就不由自主地声讨日本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以及战后死不认错的态度,对靖国神社的参拜,还有侵占钓鱼岛,觊觎东海油汽田。每每如此,都是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然而,对于现代的日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除了从媒体上看到的一鳞半爪,大都却是一脸的的茫然。

一觉醒来,撩开窗帘,打开窗户,一阵清新的海风涌进来,令人心旷神怡。大阪是个工业区,不远处就有几根烟囱,但冒出来的都是白烟(净化处理过),如同白云一般。天是湛蓝的,空气中没有一丝尘埃,仿佛是透明的。

街上的车辆渐渐多了起来,大阪从沉睡中醒来。然而也仅仅是醒来,连个哈欠也没有打,仍然是静悄悄的,没有国内的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稀奇的是竟然没有听到汽车的喇叭声。

坐在大巴车上,才发现日本的大街小巷一尘不染,仿佛是刚刚用水冲洗过一般,不说纸屑垃圾,就是旮旯里一点灰尘也没有,一车人惊奇地张大着嘴巴。然而另一个惊奇让我们的嘴巴张得更大,所有的车辆,正在跑的或者停在街头的,也是一尘不染,就像全部是新车一样,就连在国内横冲直撞频频出车祸撞死人的水泥搅拌车也是显得那么的秀气整洁。

不等我们提问,导游解释了。日本是个海洋性气候的国家,一年四季雨水多,空气湿润,灰尘少。但更重要的是日本国民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日本人外出都随身带一个垃圾袋,垃圾装回家分类存放,然后由垃圾车送到垃圾厂集中处理。日本的街上看不到垃圾,连垃圾筒都没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就受罪了,身上带的垃圾没处放,又不敢随地丢,只好攥在手里或者放在口袋里带回酒店放到房间的垃圾筒里。再以后,就学乖了,也随身带一个塑料袋。可见,客观环境对人是有很大影响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对于日本,首先可以学的就是它的环保意识。

日本见闻录之一:日本为什么这么干净?

在环境问题上,日本和我们一样,也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上奋起直追,丰田,松下,三菱等经济巨人纷纷崛起,财阀们只顾赚钱,顾不了废水、废气,随意排放,东京湾、日本海沿岸垃圾成片,臭气熏天,“赤潮”一词就是由日本而来。日本为治理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痛定思痛,痛下决心。制定了严格的环保法,花大价钱用活性炭净化海水。

如今的日本海、东京湾沿岸虽然工厂林立,但海水清澈、空气清新,外国人进入日本是不会想到要戴口罩,到任何一家餐馆都不会因为卫生问题而吃坏肚子。而国内的污染仍在持续,到山西不能穿白衬衣,半天就变成黑衬衣了。河南的很多农村,因为饮用了受污染的水,整个村庄都得了癌症。还有广东,为了赚钱进口外国垃圾进行处理,大半个省都快变成垃圾处理厂了。环保法也形同虚设,在一个交钱就可以随意排放污水的国度里,该向日本学些什么呢?

在国内,打开自来水常常闻到一股浓烈的气味,不是水被污染了,就是漂白粉放得太多。日本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而国内的矿泉水似乎都不能相信了,前一段时期“农夫山泉”居然传出了超标的传闻。

日本见闻录之一:日本为什么这么干净?

在神户的濑户内海,静冈的富士山,横滨的山下公园,看着碧波蓝天,充满异国情调的美丽风景,让人流连忘返。然而,想到国内那变黑、变臭了的河流,使人胸闷的空气,让人变得神经兮兮、疑神疑鬼的食物,心情又不禁沉重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