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姊妹是主的好儿女

标签:
城市印象孔子人文/历史文化文学/原创我记录杂谈教育校园杂文/原 |
分类: 一家之言 |
星期天下午,买了一条牛仔裤,拿到北门四岔路口边上的缝纫摊锁边(裁短一些)。这是一个城乡结合的地带,下岗工人特别多,摆了很多摊位,有修鞋的,修锁的,缝纫的,卖报纸的。王大妈的缝纫摊人气最旺,她人缘好,技术也不错。我把裤子递给她,她一边接着,一边说:
“感谢主,主保佑我们!”
我莫名其妙,她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说话。
“主无所不在,真是要经常祈祷。”
我四下一看,旁边还坐着两个大妈,原来是和她们在说话。
“李姊妹跑到张姊妹家里待了一个星期,也不跟家里人说一声,把家里人急死了,到处找。”旁边一个年纪较大的姓魏的大妈唠叨着。
“这不对,”王大妈一边裁剪着我的牛仔裤,一边接过话来:
“虽然我们都是主的儿女,在姊妹家里住一阵子是可以的,但也要给家里人打个电话。”
“就是,”坐在缝纫机边上的郑大妈点着头。
“程姊妹最热心,每次都邀我一道去做礼拜。”魏大妈又念叨着。
“对对对!”王大妈接过话头,“程姊妹人真好,为每个人做祈祷;她丈夫人也好,在唱诗班教唱歌,声音特别好。”
王大妈一边叠着我的牛仔裤,一边提高了声音:
“程姊妹是主的好儿女!她上次来叫我去做礼拜,我忙着没有去,叫程姊妹先去了。结果怎样?头痛了一天?还是后来向主祈祷才好了。怎么能不去呢?程姊妹是主派来请我的,又怎能得罪呢?”
“是啊,就是要经常祈祷,”郑大妈又接过了话头:
“小病根本不需要去医院,祈祷就行了。我老公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祈祷了几次,果真好了。”
“是的,是的。”王大妈不住地附和着。
“主还会给我们力量!我缝衣服累了,只要一祈祷,马上就有劲了。”
王大妈将裤子递给我,深有体会地说。
我走的时候,两个大妈正好也要走了。
“感谢主!魏姊妹和郑姊妹常来坐坐。” 王大妈跟她们道别。
天主教会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登记在册的教友已有1500万。在农村以及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随处都能看到教堂。前些年我到淮北的颖上、利辛、阜阳、太和、泗县等地出差的时候,坐在车上,不时地看到尖尖的教堂。在颖上县,我住的宾馆旁边正好有一个教堂。礼拜天的时候,从窗户里看到头戴白毛巾的农民从四面八方到教堂祷告。越是北方的农村,平原地区,信教的农村特别多。
为何像王大妈这样的下层老百姓对教会越来越迷信呢?我昨天分析了一下,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使人们失去了信仰
旧的体制被打破,新的体制还有待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改革提高了效率,但也失去了公平,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加剧。传统的观念被丢弃,传统的道德已经丧失,人们的思想无从着落,天主教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
二、农村基层组织的弱化
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乡村一级的基层组织名存实亡,基本上丧失了应有的作用。很多地方的乡镇村级政权被黑社会或者流氓地痦所操纵。不是有这么一说么:中央的干部是生出来的,县里的干部是吹出来的,乡里的干部是喝出来的,村里的干部是打出来的。贫苦农民的疾苦没有人过问,使广大的农民对农村基层组织失望。而天主教提倡“平等,博爱”,教会中以“兄弟、姊妹”相称,起码使老百姓感到有一种温暖,有了一丝希望。
三、地理环境
北方的农村大多是平原,一望无际。空旷的大地、天空让站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农民感到神秘莫测,感到无能为力,似乎有一种力量在主宰着自己的命运。而教会尖尖的教堂刺向苍穹,暗示着有通向圣父、圣子、圣神的道路。
四、原罪
天主教有“原罪”的说法。天主教认为,人生而有罪,是谓原罪。亚当、夏娃因为偷吃了禁果而将原罪带往人间,成为人类苦难的根源。只有相信天主耶稣为人类赎罪,人才能在来世获得永生。
我对任何“教”都是很尊重的,天主教的“耶稣”,佛教的“如来”,“观音大士”,道教的“太上老君”,伊斯兰教的“真主”都是有本领的神。向来不说“有”还是“没有”,因为“有”或“没有”都不是我所能够说的。上帝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不在左,也不在右,上帝在有信仰的人心里。
我只说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