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中小企业板上市

(2010-03-19 11:02:34)
标签:

财经

境内上市(九)

在中小企业板上市

 

 

把上市地点确定为国内中小企业板,是成长型连锁企业的现实选择之一。

2004年6月2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设立中小企业板,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必然产物和选择。中小企业板的设立拓宽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投资者可以更多地分享我国经济增长成果,对我国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意义深远。

 

中小企业板的基本特征

 

中小企业板定位于为主业突出、具有成长性和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发展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探索。

中小企业板是现有主板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行上市条件与主板相同,但发行规模相对较小,成长较快,而且上市后要遵循更为严格的规定,目前在于提高公司治理结构和规范运作水平,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保护投资者权益。此后设立的创业板市场与中小企业板本质上都是为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服务的,但是二者之间在发行上市条件、交易机制等方面会存在较大差异,中小企业板将为创业板市场的设立积累监管经验和运作经验,有利于促进创业板市场的推出。

中小企业板总体设计可以概括为“两个不变”和“四个独立”。

“两个不变”即现行法律法规不变,发行上市标准不变,指的是中小企业板运行所遵循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与主板市场相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要符合市场的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四个独立”即运行独立、监察独立、代码独立、指数独立。运行独立是指中小企业股板的交易由独立于主板市场交易系统的第二交易系统承担,监察独立是指深圳交所建立独立的监察系统对中小企业板进行实时监控,该系统针对中小企业板的交易特点和风险特征设置独立的监控指标和报警阀值。代码独立是指中小企业板块将在上市股票达到一定数量后,发布该板独立的指数目前中小企业板已经设立了独立的指数代码为399101。

中小企业板在主板市场的的制度框架下运行,同时又是主板市场中相对独立的板块。中小企业板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特点,在发行核准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市场监察机制和交易机制等方面做出适当调整,采取针对性的监管措施,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因此要坚持从严监管原则。中小企业板的建立要与主板市场的发展统筹考虑,促进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的协调、稳定发展,因此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2004625日中小企业板设立以来,截至2007117日,共有111家公司完成公开发行,其中106家已经上市,另外5家等待上市。2006年以来,中小板发行效率明显提高,交投活跃,与海外市场争夺内地中小企业上市资源渐显优势。

2004年中小板共发行38家,2005年发行12家(股权分置改革暂停发行)。恢复IPO之后,2006年共发行52家,200711日至1179家,中小板公司发行明显提速。数据显示,中小板公司发行规模多集中在2000-4000万股。111家公司总发行规模为38.837亿股,发行规模最小的仅1340万股(思源电气),发行规模最大的1亿股(中泰化学、三钢闽光)。从分步情况看,发行规模在2000万—4000万股之间的有65家,占总数的58.56%。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市场对IPO股票存在旺盛的投资要求,中小板IPO发行市盈率也呈逐渐走高态势。

总体上看,单个中小板公司发行融资额以1亿-4亿为主。111家公司总发行融资额为316.43亿元,平均融资额2.85亿元,IPO募集资金最低的为9045万元(瑞泰科技),最高的达12.53亿元(太阳纸业)。融资额在1亿-4亿元之间的公司有91家,占82%

行业分布集中于制造业,涵盖高新技术及传统产业。按照相关划分,106家已上市的中小板公司中,有85家(80.19%)集中于制造业,尤其集中于机械设备仪表、塑料化工、金属非金属、纺织服装和电子五大领域。在制造业的公司中,既包括传统产业,也包括生物医药、电子设备制造等高薪技术产业。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公司占较大比例,较多公司在各自行业细分领域或特定产品方面具有优势。

沿海5省企业上市踊跃。从111家公司地区分布看,浙江(25家)、广东(20家)和江苏(17家)最为集中,三省合计有62家,占55.86%。另两个沿海省份山东(11家)、福建(6家)上市家数也明显高于其他身份。发行融资的地区分布情况与发行家数的分布情况基本保持一致。

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中小板公司表现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主营业务收入近三年平均保持35.5%的增长速度,净利润平均保持了15.8%的增长速度。在76家公布2006年第三季度业绩的中小板公司中有50家公司前三季度近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2家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了50%

不仅如此,中小板公司的盈利水平总体高于主板平均水平。如2005年中小板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40元和10.89%,同期主板公司这两项指标分别为0.22元和8.01%

截至目前,中小企业运行平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诚信意识显著提高,注重规范运作,提高了公司盈利水平,相应的中小企业板股票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流动性强,估值水平高。以20065月相关指标为例,20065月中小企业板交易额为月底流通市值的1倍,而同期深、沪市主板相应指标仅为0.660.65(由于缺乏累计成交股数指标,此处以成交金额来考量市场流动性):20065月底,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为32.17,而同期深、沪主板市场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则分别为24.4719.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