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飞扬
云飞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215
  • 关注人气:7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纬30°传奇之二:花山谜窟尽枕河

(2011-11-19 22:26:49)
标签:

古徽州

花山谜窟

黄山

北纬30

新安江

分类: 散文

    北纬30°传奇之二:花山谜窟尽枕河   

这个世纪初叶,在黄山的脚畔,有这么一处风景吸引了大众的眼球,那时尘嚣鹊起,此地一度喧闹繁华。我也随着人潮涌了过去,风采领略,至如今,神韵依似还在。

    花山谜窟,走进世人的眼中,是如此的唐突,似乎是天堂里下凡的尤物,一不小心成就了它的浮名。

    据传是2000年的一个午后,一位上山打柴的农民,无意中踩塌了洞口的浮土,露出了深不可测的洞穴,而这洞穴恰好守候在北纬30°线上。

    一时间,花山谜窟成了北纬30°神秘带上又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花山谜窟,应是古代的人工石窟遗址,据推测起码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它散落在新安江畔连绵起伏的花山山麓里,尚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石窟体量规模之最。

    “世界第九大奇观”的桂冠开始向它招手,春风几度吹拂。

    古老的徽州地区,自古不拒绝华美的展示。徐霞客的“黄山归来不看岳”,让怪石与云海比肩的黄山天下风动,趋之如骛。以易经谋篇布局的古民居村落呈坎,乾坤显现,风水八卦,宝纶阁,将金碧辉煌的明代彩画与宏大恢弘的祠堂家庙建筑,完整呈现在了世人眼前,你我只有去惊艳此地的富庶与繁华。其他的,多是熟悉的面庞,如西递宏村,如棠樾龙川,如道教圣地齐云山。

    我是沿着古徽州的母亲河寻找她的。经久不息的新安江,微波泛起,新雨扬起的时光里,雨点击打的江面,有涟漪乘势旋转着舞步,烟岚其上。车子行驶在山水挤压的逶迤山道上,观一抹黛色的山峦起伏,美妙的线条层层叠叠,交叉横切,似乎也穿透在我的内心,让几许欢畅和一份急迫,在心间纠缠着,激越着。

    与山水同欢的时空,是迷人的。

    看到景点标识牌的时候,我不免有点恍惚,这里的景致,唯有雨丝打湿的青石板,在青翠的缝隙里延伸。视线的目击处,是连片的山岗,高不盈百尺的样子,蔫蔫的,或许是在绵绵丝雨的空际里,总是氤氲着一股迷茫的气息吧。

 

 

     步入景区的内侧,才有豁然桃源的感觉。曲径通幽处,一处山洞,在巨大的幕帘前景下,钻进了视野。

 

北纬30°传奇之二:花山谜窟尽枕河                                          图片源自网络
   

走进去,才发现什么叫别有洞天。一座宽敞的地下宫殿式石材建筑,堵住了双眼。粗壮的石柱顶天立地,似乎有一柱擎天的伟力,在无形地释放出来。大跨度的斜面,在头顶铺展开,没有过梁可以承载,没有檩条分担负荷,赤裸裸的只是大块的切面,不知被何方神圣雕凿得如此平展,其上丝丝缕缕的雕痕,均匀地显影着。

    巨大的宫殿里,向下延伸的是无数别开生面的空间,辗转分隔,有序布局。令人叫绝的是这里通风良好,潭水碧澈,如是陈兵上万当不在话下,而比邻而居的新安江,却在它的上头无声地流淌了几千年,也未侵犯石窟半分。

    我曾见识过林林总总的石窟溶洞,它不似天然溶洞里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流光溢彩。它也没有敦煌至尊莫高窟,其内壁画彩塑,美轮美奂,那是艺术的殿堂。

    花山谜窟,更像征战在沙场上孔武有力的将军,充盈的是勇与力的壮美。虽然家徒四壁,但它的恢弘气势,似一把定海神针,悄悄地放置在北纬30°的神秘线上。

    花山谜窟,从貌不惊人的平庸外表里走出来,土丘覆盖的表层也无法阻挡它伟岸起来的身姿,昂首走进了大众聚焦的视线中。只是如今的人们无法探知这浩大的工程,这巧夺天工的地下宫殿,初建的缘由为何?开采的数百万方石料又如何消失殆尽,无踪无影?

    鬼斧神工的建筑,像谜,藏了几千年,如今依然是一道繁杂的谜面,无以化解。

 

                                                2011.11.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北国的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