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国的秋

(2011-11-13 22:11:16)
标签:

秋色

颐和园

三河大捷

北国

苏轼

分类: 散文

 北国的秋                    昆明湖因这透亮的金黄而风情摇曳起来

虽然已经立冬,好在萧索的寒意还未铺天盖地涌来,时常沉浸在秋的意味里,追寻着她越发短暂的容颜。

地球在人为的推手下,向一座大温室滑行,变暖是一年更甚一年的事。于是承载了太多诗词歌赋的春和秋,变成了压缩饼干,短促又匆匆,在人的不经意间悄悄溜走,直如流水般的光阴,留给人的多是背影。

望着窗外的景致,依然绿色满目,零落的树叶也是一半墨绿,一半深褐,找寻不见透明的黄艳和丹枫晕染的秋来。阳光和畅天地的时刻,想着印象里韵致的秋是不是该近了吧?

期盼,对居于南方的我来说,总是热切的,却时常错失在季节的更替里,随风而去。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关于南北秋色差异的文字来。作者把南国的秋比作米酒——南方的秋是正在小火加温的米酒,含混而迷糊,小口啜饮,有点清爽而又有点粘口。

米酒是南方特有的品种,在我枕水而居的家乡,小镇的米酒是远近闻名的。三河米酒,在巢湖水的滋养下,入口粘糯,滑润香甜,在温顺而平复的表层,依然容易让人在狂饮之后,大意失荆州,沉醉不知归路。那份醉酒,却是十足的浓烈。

而这三河小镇,是一个韵味十足的古镇,厚重着,剧烈过,曾是兵家必争的一方咽喉要地。清朝末年太平天国时期,英王陈玉成在这里成功地击溃了曾国藩属下大将李续宾部,湖湘重臣李续宾殉命疆场,湘军损失惨重。“三河大捷”,算是太平天国后期最为出色的一次战役,一举扭转了自天京事变后的颓势。当时战争的惨烈,俨如血色残阳,虽然绚烂,却多了几分凄怆悲壮,太平天国的命运也只能是落日烟霞中的最后一抹美丽了。

无法摆脱三河大捷中的战争氛围,历史烟云里的人文图腾,总感觉与大自然绚丽至极的秋色,有着何等的神似和默契。只是,我在这当下南国的季节里,无处寻找而已。

偶然间,时空移位,我终在北国找到了心目中的秋来。遇见她的时候,尚是散漫中,一次不经意的遭遇,来不及半点思考,她就直愣愣地走进了我渴盼的心田,撞击着我尘封已久的那个秋味,然后浓浓地释放出来。

在暮秋时节,来到北国,还是头一遭。北国的时空,已是多次临近过,可我总是与那里自然界呈现的惊艳,背道而驰。

东北的大美季节是隆冬尽裹的时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下的白雪皑皑和林海雪原,会让人纵情滑雪,驰骋狂欢,而我只在夏季一睹她的凉爽宜人。

渤海湾的景致是夏日度假的天堂,海滨沙滩上,洒满与海浪戏玩搏击的欢畅,我却在初春的寒意料峭里走向她,被海滨的寒风侵略得灰头土脸。

 

 

在错失的季节里,去一个心仪的地方,有时真的颠覆你大脑皮层里的印记,让你紊乱了美好的景致,黯然神伤起来。而在对的季节,你会发现美的极致,真的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太多,又太厚实,感激涕零的时候,你的欣悦之情,会将心原贮得满满的。

好在,我在金秋最佳的时节,终于来到了北国,从飞机的弦窗俯瞰一眼,就感觉到了和我们南国的与众不同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苏轼的这首赠人咏秋,适时钻进我的脑际,恰如其分地把北国的秋给晕染成了字里行间的佳境。

逗留在北国的时空里,秋的意味愈发地浓郁,如酽酽的咖啡,在心间怎么也化不开。品茗之间,才发现北国秋的况味,是空旷寥廓的,是壮美斑斓的,是烈焰红唇般的,不似南国秋的那般清淡无味。

这里,秋的味道,太浓烈,像极北方的高粱酒,高亢刺激。

这里,秋的味道,太纯粹,树叶是通透橙黄的,不杂点儿污物,满树的透亮,满街的黄艳,田园山岗更是满目的黄绿交替,涂抹出大块大块的色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人王绩三言两语就写尽了北国的秋色秋味。

装满了一袋的秋,背到南国来,还有吗?

当然,在心间。今秋,值得怀想;今生,无以忘却。

   

                                                        2011.11.13

北国的秋
北国的秋
北国的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