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孩子犯错有益的机会杂谈 |
分类: 我的文章 |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在孩子犯错的时候
我居住的家属院里,近来种了些花草,有迎春、金银花、各种花色的月季等,以美化居住环境。
每天下午放学后,院里的孩子们都会在大院里玩耍,同龄的孩子们也会聚集到一起,他们踢球、捉迷藏,女孩子们还会互相交流一些学校里的事情,男孩子则顽皮、好动,他们不时地互相追逐,嬉闹。
有孩子在玩耍时,便随意地采下了盛开的月季花;奔跑着摔倒时,压折了一些刚刚种下的金银花,甚至有男孩子直接往花草上撤尿。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拍下了这样的几张照片,发到了疫情以来建立的家属群里。
邻居们便议论起孩子们的行为,有人说:“缺乏家教!”有人说:“查一下视频,看这几个孩子是哪家的?让他们写个检讨。”也有的人说:“小孩子顽皮,家长批评一下,让他们懂得爱护花草。”
在家庭中、在学校里,总会有一些孩子们不时犯错的场景。
孩子们的成长,就是由无知到接受良好教育的成长过程,在逐渐的成长中,每一个孩子,都会出现一些过错。
怎样正确地理解孩子们,对待他们这些场景中的过错,就成为了父母、老师们要重视,甚至要学习的问题了。
我们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要允许孩子们犯错,也要让他们认识到过错,在过错中学习、认知、成长。
一,先了解清楚孩子遇到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样的行为?他们是怎样想的?
二,根据孩子的年龄与认知程度,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正确的教育方式一定是温和的,非武力与强迫的,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三,关注孩子认识与改错的过程。
孩子们尚幼弱,他们的心智、生活经验与心理承受能力都不足,他们会把眼前的一片乌云看成整个的天空,把父母、老师的一句辱骂的话,都看得过重,从而导致伤害自己的行为。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职责与要求是不同的。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育者不仅要是被教育者的榜样,还要有关爱孩子的心怀,理解、引导孩子的智慧。我曾经看到过比被教育者更无理、错误的家长、老师。有一位父亲,因为孩子没有在班里考前几名,而在教室门前辱骂着孩子;有一体育老师,在一男生跑步落伍时,狠狠地踢了他一脚,小男生捂着腹部就倒了下去;我也曾经在上公交车时看到,一粗壮的中年男人拽下一背书包的孩子,自己挤了上去。这些教育者的行为,都会伤害到孩子,让他们感觉到生活的委曲、压抑、野蛮与不公正。
养育、教育孩子,是父母、家庭最重要的事情,是艰辛、需要学习的事情。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应该是第一责任人,是孩子犯错的“根源”,要与孩子一起去面对和经历,而不是只批评、责骂孩子。
养育、教育孩子,也是全社会的重要事情。老师们需要经过师范学校的学习;我们成年人,都是孩子们成长的社会环境,要为孩子们的成长着想,为他们所敬、所爱。当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就要全线崩溃之时,有谋士建议他下令打开巴黎大学的大门,让学生们直接奔赴战场。这位统率摆了摆手说:“他们是法国的未来,我们在这里流血,就是为了他们,我们宁愿失败,也不能牺牲他们。”
世上也没有不犯错的人,小孩子顽皮、犯错是正常的探索、成长现象。当孩子们在犯错中,接受到了教育,有了正确的认知,这些过错,就会有益于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