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其后100多年间,浦口的战略地位不可小视,可以说,在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之前,浦口作为南北交通的咽喉,南来北往的枢纽,在中国近代史的地名册里,是赫赫有名的。因此,浦口火车站的周边,大量的客流,带来了商业、银行、轮渡、货运等等,昼夜不息…...一桥飞架南北,浦口火车站客运渐止,人流巨减,那过去繁华的两条马路也渐渐地安静下来,那些老建筑也就逐渐衰败了…...
↓P1:

上图是码头边的无证无牌的“的士”,当地人称“马自达”。
↓P2: 这是紧靠火车站(北面)的一栋老建筑。
↓P3: 这是火车站北面的马路,正前方远处就是英式建筑“电报房”(后来的售票处)。
↓P4: 这是车站北面马路,向西通往货场。
↓P5: 过去的铁路食堂。
↓P6: 两栋老建筑的连接天桥。
↓P7: 当年的高级公寓。
↓P8: 这是车站北面第二条大马路。二层木板墙以及雕刻的间隔圆柱,可以想象当年的典雅。
↓P9: 这是车站北面第二条大马路向西拍去。我一路走过,没有看见行人。
↓P10: 这是典型的中式建筑,好像废弃了。
↓P11: 这建筑的山墙好像是西式建筑,它的侧面邻居已经消失了,背后…….。
↓P12: 这里已经没有当年蒸汽喷薄的拥挤,夕阳下交织的铁轨也早已冷清了。
↓P13: 这是向东拍摄的,长江边上的货运码头还没有退休的意思。
↓P14: 这是在“浦口电厂”的废弃的楼上向北拍摄的,天色已经渐晚。
↓P15: 晚上7点以后,就是半个小时一班轮渡,我饿着肚子,拍下了这集的最后一张:蓝色的天幕下,远处的长江大桥华灯初上,近处的码头人去港空;那宽阔而平静的扬子江,看似平缓却时常漩涡不断,一泻千里,进入东海,奔向太平洋。而这长江,世世纪纪地流淌着:见证了1个世纪的浦口变迁,也见证了50个世纪的中华风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