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2015-06-01 01:06:08)
标签:

365

旅游

风景

摄影

随笔

杂谈

分类: 亚洲

      帕斯帕提那寺Pashupatinath又名帕斯帕提纳神庙,但中国人通常都习惯把这里叫做“烧尸庙”。烧尸庙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东部巴格马蒂河畔,公元4世纪始建,随后又多次扩建。千百年以来,帕斯帕提那寺一直是尼泊尔印度教最重要的庙宇之一。这座庙宇的主建筑拥有三层式屋顶,周围还有一些漆成黄色和白色的建筑物,这里只允许印度教徒进入,如果是游客就只能站在各个建筑物的门口好奇地张望一下。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小雨中的帕斯帕提那寺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小雨中隔岸观望烧尸的人们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3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4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在烈火中,人的尸体化作了缕缕青烟。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6

      帕斯帕提那寺是尼泊尔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尼泊尔最大的印度教神庙,也是次大陆最有名的湿婆神庙。帕斯是“众生”的意思,帕提则为“主”的意思。帕斯帕提那寺主殿周围还有许多偏殿、庙塔、碑石和神像,每天都有许多印度教徒或是到寺内敬神祈祷,或是到寺前巴格玛蒂河浴圣水赎罪,死后也愿在此火化升天。加德满都马拉王朝的末代君主贾亚.普拉卡什,就在此了结余生。这里最吸引人的是能够配合你拍照的苦行僧们以及印度教的火葬仪式。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这就是巴格马蒂河里的圣水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烧尸台上已经火化升天的逝者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9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10    一个灵魂在烟雾中渐渐隐去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11

      帕斯帕提那寺是尼泊尔最著名的印度教神庙,相传是为祭祀湿婆(Shiva)神而建,如今这里是印度教徒的火葬祭奠地方,印度教徒肉体的最终归宿。在帕斯帕提那寺庙附近的河边,有许多焚尸火葬的圆形石平台,称阿里雅火葬场。位于巴格马蒂河上游越靠近神庙位置的火化平台,是皇室或贵族专用的,位于下游的十座平台是平民百姓的火葬场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12  平民的火化台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13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14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15  小雨中等待净身的逝者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16  贵族的火化台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17

      尼泊尔人的火葬仪式非常简单,举行火葬仪式时,也没有禁止游客拍照,大部分游客都是站在桥上或是坐在对岸,心态各异的观看着自己眼前的那一幕......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18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19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20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21

      在火化平台附近,还有一个老人院,居住着风烛残年、行将就木、期待着死于圣水之滨的老人。住在这里的都是孤寡老人,除了静坐和冥想外,他们还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能给自己积攒一笔相当可观的钱用来火葬…… 5000卢比(不到350人民币)。老人院里的女性孤寡老人很多,在尼泊尔,已婚妇女丧偶时即便还非常年轻也基本不能再嫁。尼泊尔女性地位低下,嫁一个姑娘有时甚至要倾尽家产。尼泊尔的传统是可以一夫多妻的,不过随着人们思想的开化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22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23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24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25

      在帕斯帕提那神庙东北部的河岸,也是印度教苦行僧居住的地方,在火葬台北边还有许多隐士洞,是苦行僧修行的地方,如果你要给苦行僧拍照需要付小费。与蛇共眠、将身体倒挂、单脚站立、穿带刺的鞋子……这种自虐,在常人看来都是非正常的人才能做出来,可是有那么一群人就是通过禁欲、自我克制、自我折磨的特殊方式来确定神的存在。他们坚信这样会让他们到达极乐世界,相信能让他们从生死轮回中得到解脱,这就是尼泊尔的苦行僧。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26

      苦行僧们通常三五成群地住在神庙外的长廊下面,多数人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身上涂抹着木炭灰甚至是死人的骨灰。苦行僧每人除了一个碗以外几乎一无所有。苦行僧头发常年不剪不洗,胡乱盘在头顶。长长的胡子打着卷,上面沾满了灰尘。这些人一生只洗两次澡(出生和死后各洗一次),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27

      苦行僧脸上画着各色条纹,据说是代表不同的教派。他们的面孔因为各种条纹和颜色而看起来有些狰狞。其实这些人的性情很温和。

      他们睡觉枕着硬邦邦的砖头,身下只铺一块布或者干脆什么都没有。平时很少喝水,一日三餐均以一种像油茶面做成的半生不熟的面团为食。苦行僧之所以折磨和虐待自己的身体,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身体看作是罪孽的载体。苦行僧希望通过把物质需求降到最低来获得心灵的解脱,得到神的庇护和恩赐,从而摆脱无尽的轮回之苦。

      一般认为,苦行僧的经久不衰和种姓制度压迫有关。在三四千年前,一些主张废除种姓制度的人,希望通过加入不分尊卑贵贱的苦行僧行列,来达到种姓平等。

152@365我看到的加德满都帕斯帕蒂纳寺(上篇)
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