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平帮父亲自杀判刑,安乐死何时能推广?

标签:
时评 |
分类: 随心言堂 |
陈贵平帮父亲自杀判刑,安乐死何时能推广?
曾经有位朋友说:“如果有一天,一病不起,岂生不如死,那么他会毫不犹豫选择自杀。”自然,生命是可贵,自杀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但我们不要忘了,有时候生命显得很无奈。当你觉得生不如死的时候,往往会带上悲观的情绪,这是人性使然,而并不是你讲大道理就可行的。因此,对一些对病人痛苦,生不如死的病情,我们不妨采用“安乐死”,这是生者与死者的一种解脱,而“安乐死”在中国并不是合法的,也没有得到推广。所以,当人们生不如死的时候,只能靠熬到死。我相信,许多有亲身体会过的亲人都会有此感叹!
对于中国来讲,老祖宗一直都在教导我们讲“孝道”,孝子孝女演义了不少,子女对父母的孝道,而且有赡养的义务,但事实上,孝道的方式有很多种,它不仅仅只是人们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样。或许在中国,人们见到亲人病重的时候,都会选择治疗,认为这样心里会好受一些,但事实上,很多疾病是无法根治的,这样的治疗,或许让作为子女的得到一些心理安慰,但对生病者来讲恰恰是无尽的折磨。为此,对于一些无法医治的疾病,让病痛不欲生的病痛,那么让病人做出一个自由的选择“安乐死”应该要及时推广。
最近,11月21日,法院审理被告人陈贵平故意杀人案。公诉人建议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此前,陈贵平的父亲陈水兴因难忍病痛,逼迫陈贵平帮其自杀。无奈下,陈贵平骑摩托载其到废弃的崇泰寺,将被子浇上汽油后离开,陈水兴自行点燃汽油结束生命。
从法律上来讲,陈贵平是有错的,但从情理来讲,应该不要判刑,如果是其父亲的意愿,帮他自杀,对病痛的父亲来讲,也算是一种解脱,但对于讲“孝道”的中国社会来说,认为这种是大逆不道的。其实,这也是当前社会矛盾的一件事情,也是为何“安乐死”得不到推广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到,中国推行“安乐死”很有必要的。当然,在推广“安乐死”可能会存在弊端,如一些不孝子为了怕承担父母的责任,以此来逃避承担,也可能会出现以“安乐死”而将原本可以医治的人放弃治疗。但这些并不能说“安乐死”就不能够推广,至少在我们当前的社会,它是很有必要的。
拿这个事件来讲,如果有“安乐死”,陈贵平的父亲在清醒的时候选择,也不用逼迫陈贵平帮其自杀,让他背上“不孝”的罪名,因为在中国的人伦社会里,不管父亲如何要求,如果做子女做出让其死亡的事情,不管出于何种都会遭人质疑。但是如果其父亲在生的时候,选择“安乐死”,那么他可能得到“解脱”,其儿子也不用背“不孝”的包袱判刑过余生,那么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在我们对陈贵平的行为判刑的时候,也知道“安乐死”离中国还是很遥远的,但我希望它能够快点到来,让更多遭受病痛折磨的人能够安祥地离开人世。既然我们选择不了生,那么当病痛降临的时候,可以自由地选择死亡,人生也无悔了!
微信公众号:zhpbk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