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较大规模的奇遇,喵……

分类: 阿猫阿猫 |
不知为什么,近年来巧合成为时常萦绕在我身边的好朋友,它们大多出现在生活中,有些也会在工作时段出来露一小脸儿。某些巧合的背后隐现着因果关联,还有些则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不过,游戏规则没说不能打第九竿子嘛。
巧合见多了并不会熟视无睹,相反,它更让人好奇一个问题:这些,仅仅是巧合吗?
暹罗引路
最近的一个巧合,是从我居住的宿舍大院的自行车棚开始的。这个车棚,以前是一家单位食堂的厨房,大院改为住宅后,这个废弃的房间用于存放自行车兼放公家的家具杂物。每到冬天,高高堆起的桌椅间总有流浪猫和黄鼠狼临时安身。前年冬天,我在桌子的空当间放了一个铺了旧衣服的纸箱,谁爱睡就来睡吧。
2月28日傍晚去取自行车时,身后桌椅间放纸箱的位置传出一阵响动。这次的房客长啥样呢?点亮手机相机的闪光灯照过去,一个惊慌的身影正在暗处与我对视。趁它隐没在桌椅山深处前抢拍了两张照片,但不用看照片我已意识到,这个小黑脸好像是一只……暹罗?
2月28日的初见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HR6U3Cn0beaSbX8OlnLaJTh4gictKBhM3sRkQkK7kmkcOgrbS3UgOulapzIoAeSG9aSykfrmu2koxQV95WoSJu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我一直非常喜欢老北京胡同中的勃勃生机,很多物种在此自由自在地与人共生着,不过这个城市野生生态圈总不至于大到要纳入暹罗吧,它一定是从谁家跑出来的。此时,过剩的同理心又开始作祟:惯于养尊处优的纯种猫能适应落魄公子的生活吗?而后来的事实表明,这位曾经是公子的公公其实还蛮享受流浪生活的。
为了净化流浪环境,维护广大土猫尊严,很有必要抓捕此暹罗,但抓到后放在哪里隔离观察呢?幸好还有资源储备,我给一位通州寄养小院的主人打电话说了此事,她很爽快地表示可以暂时接收它。出租车或网约车能否允许狭长的诱捕笼上车是个很大的问题,又幸好我还有场外求助对象。大学挚友丁丁张夫妇六年前领养了流浪猫小虎,小虎爸的单位就在附近,我打电话过去,他也很爽快地表示愿意开车送一趟。
此前有过两次轻松解救坠入地下室的流浪猫的经验,这次抓暹罗无非也是例行公事吧,在诱捕笼中放好诱饵,设下机关,等君入瓮就是了。
安排好这一切,我退到车棚门外静候,没过几分钟便听到暹罗从桌椅山中出来的脚步声,但始终没有笼门关闭时那“啪”的一声。待我进去再看时发现,它竟然吃光了踏板前放的罐头之后全身而退了……
就是这样,罐头吃光了,但没有踩下踏板

之前抓两个土猫时完全没有这种情况,暹罗的这个初次亮相可谓惊艳。虽然有些匪夷所思,但也许这只是偶然的意外?也许是罐头距离踏板太远了,它吃的时候正好跨了过去,所以来回之间都没有踩到?
不管怎样,只能等下次了,只要它选择就此住下,机会总是有的。但还有一个困难在于,平时常有流浪猫来院子里吃饭,只有确定它在车棚里的时候才能设机关。
3月1日白天,车棚里一直很安静,晚上八点多再去看时终于听到桌椅间有了响动。手电筒的追光循声找去,第一次看到了它的全貌,确实是个标准的棕色暹罗。但此时小虎爸早已下班,总不好再让人家从望京赶来,即便能来,送到通州也得半夜了。那不妨凌晨下伏,抓到之后等到天亮再送。
3月1日 20:37

3月2日夜里2点去看,暹罗正在纸箱窝里。其实满可以绕到后面来个瓮中捉鳖,但不知它的性情如何,万一激烈反抗,这个纸箱能不能撑得住很成问题。想来想去,还是晚些时候设诱捕笼吧。
3月2日 2:04

4点设了机关,5点钟再去看,笼门关着,笼中没有了罐头但也没有猫。细看才发现,这款笼子的设计存在缺陷,暹罗从另一侧笼门挤开一条生路逃走了,这也是此前就擒的那两只土猫没有想到的。
想必这次遇险让暹罗受惊不小,之后的几天里再没看到它。它恐怕是带着胜利的微笑另寻去处了,两次失手,实在遗憾。
没过几天,物业竟然清理了车棚,全部桌椅不知所踪。没有了藏身地,它大概更不会回来了。3月中旬,车棚里又堆放起了闲置的储物架等杂物,但架子间的空隙很小,即便灵活如猫也难以容身。
此前暹罗就躲在这个位置堆起的桌椅山中

3月21日深夜,例行去后院给流浪猫放粮和水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车棚前闪过。追到前院看去,正是半个多月不见踪影的暹罗。回屋拿罐头再下楼时它刚进车棚,追过去再看,它的身影隐没在后窗外面。
后窗的铁栏是固定的,伸相机出去观察,这是一个小小的天井,唯一可能藏身的地方,就是车棚建筑与隔壁大院房屋间的一道墙缝。这墙缝上有油毡盖顶,不透风不漏雨,确是个藏身的好地方,真难为它是怎么找到的。
3月21日 3:51,前院配电箱

3月28日,室内又堆满了杂物,窗台上是它逃走的背影

那个窗外是这样的

俯瞰一下

从这个窗户逃出来

躲在这个墙缝中

从这天开始的抓捕遇到了一个新问题——它不肯进笼子吃罐头了。这意味着人民内部矛盾已升级为敌我矛盾,人可以输给AI,总不能输给一只猫吧。它当然有支配自己行动的权利,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剧情走向,至于剧本作者是谁就不得而知了。
面对新常态,新对策是先不设机关,让它慢慢习惯进笼子吃饭。说来也巧,真是无巧不成书,怎么那么巧呢?它就是这么巧。总而言之,3月25日那天,同学向我推荐了一个公众号,其中系统地分析对比了各主要品牌猫粮的优劣。我按文中推荐买了几个品牌的猫粮试吃装,其中口味最好的猫粮算是有了用场。
暹罗是识货的,接下来的几天里,放在笼中的猫粮和罐头总是很快一扫而光,有时去的及时,还能看到它匆匆逃出后窗的背影。
可以随意进出的状态

3月28日下午出门时,又看到它在车棚门口示威

收获奶猫
3月30日下午,在不设防的笼中放了粮和肉之后往回走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后院一楼暖气设备房落地玻璃门的后面有什么东西在动。走近前看去,竟然是四只纯黑色长毛奶猫。
设备房平时一直锁着门,小猫们就在里面悄然诞生并顺利生活了一个半月。新的问题来了,它们在里面饿得吱吱叫,但并不见猫妈的身影。寄养小院主人和小虎爸接到我的电话,依然很爽快地表示可以按抓到暹罗后的程序办。
不过,日后想领养小猫的人去通州看猫多有不便,于是我又联系了家住附近长期救助流浪猫的J大姐。她表示已无力接收新猫,但向我推送了一位Yang女士的微信名片,说这位姑娘应该能帮到你。
门内有几团小东西在动

四个一模一样的小黑猫

奶猫们今天肯定要转场,既然总免不了麻烦小虎爸一次,何不试着再抓一次暹罗呢?等待与Yang女士建立微信联系的时候,又给它设好了机关。过了一会儿进车棚去看,暹罗又闹出了新的幺蛾子——它踩到了踏板,但食盆卡在了踏板下面,所以机关没有触动,它又跑了……
这是它有意为之吗?如果是的话,它的智商还真是难以想象。虽然我代表不了亚洲,但我要代表全人类击败它!还有时间,也许它也还没吃饱,趁等着给奶猫们落实去处,不妨改进方法再设一次机关碰碰运气。
餐盒被卡在了踏板下面

这样放就没问题了

当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再设机关之后不到10分钟,车棚里传出“啪”的一声。进去看时,暹罗正在笼中打转。见我出现在面前,它出于礼貌又撞了几下笼子,发现笼门已被加固,便满脸不情愿地趴下再不动弹。
终入毂中矣

“老实交代问题是你唯一的出路!”

面对此情此景,它怀着沉重的心情反思道:
作为一只纯种喵,我平时总有种优越感,觉得自己聪明、能力强,习惯了大家的夸奖和追捧,导致喵生观、价值观悄悄发生了变化。那种唯我独尊、自以为是的美好感觉是让喵上瘾的,由于一时的贪婪和大意,走到了今天这一步,辜负了主人多年的培养教育,也导致自己失去了自由。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完全是咎由自取,真的非常后悔。
所以啊同志们,暹罗的教训是深刻的,莫伸手啊,伸手必被捉。我相信,如果暹罗能得到宽大处理,获得重新选择喵生的机会……它还是会进笼子的。
心情是沉重的

其实心情沉重只是假象,在寄养小院里它还不收手……

奇遇升级
搞定暹罗的时候,Yang姑娘那边也有了消息,她与同伴Alex一道帮忙联系到了愿意义务寄养这四只奶猫的志愿者Virginia女士。唯一的问题在于,Virginia转天才有时间与我们交接。
奶猫们今晚怎么办呢?思前想后,与其折腾到陌生地方中转,倒不如让它们在设备房里多待一天,毕竟这个环境是它们熟悉和适应的,而且闲人不能入内也非常地安全。于是我找来物业管理员打开门,进去放了幼猫粮和饮水。之后不久,小虎爸也到了。
送暹罗去通州寄养小院的路上,我与Yang、Alex以及Virginia商量好了转天送奶猫上门的细节。Yang和Alex来自大名鼎鼎的公益领养平台“北京领养日”,此前我早已通过微博对这个组织有所了解,几次想去他们组织的领养活动现场看看,但都因为忙于工作没能成行。没想到,猛然间就获得了她们结结实实的帮助,这种不期而遇实在是有趣。不过,巧合至此还没有达到奇遇的级别。
暹罗的渐变色确实很漂亮,但它的智商更让人惊讶

非常亲人,显然是从家里跑出来的

在交谈中,我无意中提到家乡天津。没想到,Yang同样在天津出生长大,她家以前就住在我的中学对面,她和我堂弟上过的小学和中学完全相同。
说到这里,巧合已有了几分奇遇的味道,但依然不够。我问她:黄家花园你熟悉吗?我家以前住在福顺里。得知黄家花园地区也是Yang和她幼时朋友们的活动地盘后,我把以前写的一篇怀念黄家花园时期生活的文章分享给了她。不多时,她的母亲在家庭群里看到文章后反馈说,六十多年前自己就出生在福顺里。而这个细节,此前Yang是不知道的……
奇遇就此奠定。
Yang的母亲与我的父辈是同龄人,虽然不知道大家当初比邻时相距多远,但这丝毫无损本次奇遇的成色。
福顺里儿女多奇志啊,虽然这故乡现已荡然无存(网络图片)

转天是3月31日,历经31天,以暹罗开局的奇遇终于进入了收官阶段。奶猫们躲藏的本领高超,抓它们稍费了些工夫,随后,我和小虎爸到Virginia女士家与她顺利做了交接。她是一位富有经验和爱心的救助志愿者,奶猫们的美妙喵生刚刚开始。
开门进去才发现并不好抓,它们躲在这堆塑料地毯下面的某处,得一一掀开寻觅。对,抓猫是一项力与美相结合的运动……

这是一个从未用过的洗手间,掀开最后一卷地毯,它们中的两个都躲在这坑儿里。幸好刚才掀开另一侧地毯时顺便用旧衣服把下水口堵上了,万一奶猫受惊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惊魂难定,眼睛倍儿圆

四个小猫的个性明显不同,一个特别胆大活跃,一个特别胆小,另两个相对中庸

我是它们在这世上见到的第二个人,第一个是物业维修工

因缘际会
随着年龄增长,有时会回过头来做些假想:要是当初不这么选择,也许现在……;要是当初没做那件事,也许就会……;要不是当初遇见了这个人,也许后来……
一个摆在眼前的假想是,要是当初桌椅山中没放那个纸箱窝,也许就没有后来这些事了?
我们面对的现实都建立在这些无法验证的假设基础之上,它们有时让人庆幸,有时令人唏嘘。从人生起点一直推演到现在,我遇到的人、走过的路、得到的成长,与自己的预期和付出的努力都还契合,虽谈不上心想事成,但想做的一些事,好好想想也还能成,这已算是难得的幸运了。
人生难得有趣,多数趣味得靠自己挖掘创造,也有些趣味会不请自来,后者自然都是巧合与奇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趣味都不可或缺,它们让线性推进的生活更加立体,让苍白平淡的生活更加多彩,也让人有机会积攒下更多值得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的话题。
每个人生命中的那些“要是”和“要不是”大多存在着因果关联,比如我现在与各种猫事的缘分,其实幼年住在福顺里时便已结下。而我与Yang可以追溯到同一条胡同的老乡缘分就得归入“不请自来”序列了,这种无用之用催生出的趣味效果,实在绝妙得紧。它不免让人摇头晃脑地啧啧感叹:怎么会这么巧呢?
怎么会这么巧呢?因为有猫啊。不知Yang是如何走上公益救助道路的,于我而言,“猫”和“福顺里”这两个构成奇遇的必要条件是相关的。幼年在福顺里生活的时候,我在父亲的影响下对各种小动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猫自然是其中一员。如此说来,这奇遇似乎又有了些钦定的感觉?
说到养猫和救助流浪猫,不知怎么忽然间就开始了。说到底,还是幼年种下的种子,在沉睡多年后终于找到了适合萌发的土壤。猫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说起猫与人相伴之趣,同道自然了解。那救助流浪猫的动力何在?在成长环境、同理心等等因素之外,对“决定性瞬间”的痴迷可能也是重要的一环。
“决定性瞬间”本是一个摄影美学理论,大体上是指有准备的抓拍。仅有抓拍技巧并不能达到这个效果,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人性,以及摄影之外的知识和阅历的积累。在两年前写的一篇四十感怀文字中,我引用了这么一句话:幸福就是“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现在看来,这些构成幸福的要素也正是一个个决定性瞬间的制造者,这些决定性瞬间累积起来,又制造出了一个个奇遇。
对于流浪猫,尤其是正陷于疾病伤痛或嗷嗷待哺境地的流浪猫来说,救助人动念的那一刻就是“决定性瞬间”,它们的命运因之永远地改变了。不得不说,这个瞬间带来的美好感觉是意志薄弱者难以抗拒的,估计此刻大脑中的内啡肽浓度小不了。不过,这种意志薄弱也有丰厚回报:能从救助过程中看到生命的精彩与无常,体会到做出攸关生死的选择和决定时的艰难,看清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价值,也更懂得欣赏难酬蹈海亦英雄的壮丽。
大多数时候,动物救助这事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对暹罗和四只奶猫的救助就是如此,若非小虎爸、寄养小院主人、J大姐、Yang、Alex、Virginia的大力帮助,这两次救助显然都做不成。我所做的一点微小工作,是把这些救助资源整合了起来,我倒是还具备些编辑生活的才能。
随着岁月流逝,生活愈发以加速之势从我们身边掠过。有人说,“年轻的时候,日短年长”,如果连一整年都开始感觉到了短,那显然真的已不再年轻。从这一点引申开来想,假设四只奶猫的平均寿命是12年,那这世上就多了48年的美好,或许这多少能弥补一些韶华易逝的缺憾吧。
在这件事上,Yang和Alex发挥的作用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四只呐,要即刻找到可靠的去处绝非易事,但我经常会有这种幸运……这这这,只是巧合吗?Yang和Alex开玩笑说自己如同仙女下凡,事实确实如此。
抓住3月的尾巴,迎着长安街的落日,送四个奶猫去Virginia女士家

两年前那篇纪念黄家花园生活的文章的最后,我写了一段话。现在看来,用这段话来概括这次奇遇也颇为合适,在此把它分享给我的和平区老乡及各位朋友:
有时候这世界够大,但我们依然跳不出一个并非刻意为之却又乐在其中的圈子。这圈中蕴藏着某种神奇的共振,我们的心灵雷达不会错失那些信号,人生之幸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