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3 1115 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2014-01-16 02:38:26)
标签:

巨石阵

玛雅

世界末日

2012

银河对齐

分类: 英格兰行记—伦敦/剑桥

今人对巨石阵建造目的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花15个世纪时间费劲巴拉地建造巨石阵究竟为何呢?以“天文台说”为基础,有一个眼界更为宽广的解释非常引人注目,其核心内容是:不列颠的古人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盘棋有多大?简单地说就是“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为瑟琶路为弦,哪个能弹”。

 

这个世界上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在难以胜数,我们曾知道但后来慢慢淡忘的事也为数不少。正如大多数人都不记得自己四五岁之前都冒过哪些轰轰烈烈的傻气,如今的我们也早已不记得史前时代,也就是人类幼年时期的那些壮举究竟出于什么目的。只能怀着好奇心将一些蛛丝马迹串联起来,极力推导出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结论。

 

著名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写过一篇短篇科幻小说《太古巨人在哪里》,歌词大意是这样的:远古时代曾有过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突然有一天,12岁以上的人都凭空消失了,而剩下的孩子年满12岁时也会消失。用远古成年人的身材、体力、智力标准衡量,如今的成年人其实只相当于那时候的孩子。

 

1. 在传说中,巨石阵是亚瑟王时代的巨人帮助修建的(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小说结尾的一段话让俺印象深刻:“不知您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仰望着黄昏的星空时,一种说不出的惆怅会蓦然袭上心头,仿佛我们在遥远的过去,曾经被比我们更高大的父母抚抱过,对那遥远的天际充满了奇妙的幻想。”

 

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乐于仰望星空吧,向寂静广袤深邃清澈的夜空敞开内心,去接收来自某个遥远地方的讯息。仰望星空,总有莫名的怅惘涌上心头,这与乡愁倒有几分相似。它让我们明白,在渺小得不值一提这方面,众生是多么地平等;它让我们思考,什么才是如此短暂渺小的生命真正值得追寻的价值;它让我们隐约觉得,在某个似乎远得连时间都无法达到的地方,有更美好的生活值得我们去追寻,与之相比,很多人生梦想其实毫无意义。

 

◆ 那为啥如今更多的人已不再仰望星空呢?

 

◇ 因为即便仰望也啥都看不见啊……

 

2.(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巨石阵是否出自太古巨人之手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建造者不读书不看报不上网不看电视,所以有得是闲工夫和好眼神仰望星空。慢慢地,他们看出了一些名堂,而神奇之处在于,在那个地理隔绝的时代,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人类先祖看出了同样的一些名堂。

 

昴宿七是一颗恒星,它位于金牛座的“身体”上,周边还散布着五颗肉眼可见的亮星,它们被统称为“昴宿星团”(Pleiades)。从古至今,很多种族都对这个星团有着莫名的兴趣。对于中国人来说,昴宿星团属于二十八宿之一,《西游记》中的昴日星官是也。还有一种说法,古时候昴宿星团原本有七颗亮星,但其中一颗后来慢慢黯淡下去看不到了。那颗星去哪儿了?去问董永他媳妇儿吧。

 

3. 昴宿星团还是比较容易看到的,在猎户座腰带三颗星斜上方不远处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4. 除了肉眼可见的6颗星之外,昴宿星团实际包含3000多颗恒星(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七仙女是昴宿星人,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至少玛雅人对此深信不疑。虽然他们不见得认识七仙女,但玛雅人坚信自己昴星系人的后代。众所周知,玛雅人仿佛是突然间消失无踪的,他们走得非常匆忙,曾经繁华的城市就逐渐湮没在美洲丛林中。玛雅人在身后了留下大量不解之谜,其中之一就是,为何一直处于石器文明阶段的玛雅人能够掌握毫不逊于现代人的天文学知识。

 

生活在中美洲各地的古玛雅人很早就知道春分与秋分日都是昼夜平分点,也知道在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每年太阳有两次经过天顶。居住在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人,观测到在其所处的北纬19°40'线上,每年太阳经过天顶的日期是5月20日和7月26日。他们将7月26日定为新一年的开始,而在5月26日,也就是春分日后的第60天,太阳在正午时分经过天顶的时候正好与昴宿星团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地球、太阳和昴宿星团连成了一条直线。玛雅人非常重视天顶,认为那里是天堂的入口。太阳与昴宿星团同时出现在天堂大门前,那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很多玛雅国王都选择在这一天举行登基仪式。

 

玛雅文明崇拜羽蛇神库库尔坎(Kukulkan),羽蛇神象征太阳,而在尤卡坦玛雅语中,昴宿星团与响尾蛇尾巴是同一个词。在尤卡坦半岛的奇琴伊察(Chichen Itza)玛雅遗址,有一座库库尔坎金字塔。每年3月21日春分日下午4点左右,金字塔北侧阶梯上都会上演一幕奇观——阳光制造出的一道阴影落在阶梯上,由于阶梯底座上安放着一个蛇头石刻,这道阴影看起来就像是一条径直指向金字塔顶的巨大蛇尾。金字塔顶正对天顶,因此这一幕奇观意在提醒人们:60天后的正午,太阳与昴宿星团连线的延长线将正好落在金字塔的塔顶。

 

5. 羽蛇神(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6. 库库尔坎金字塔(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7. 2009年春分日的蛇影(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需要注意的是,地球自转的时候地轴一直在轻微抖动,由此造成每一年的春分点会沿着赤道向西微微移动,这个现象被称为“岁差”。春分点沿着赤道移动一圈的时间大约是2.6万年。所以虽然春分日期总是固定不变的,但地球、太阳和昴宿星团连成一条直线的日期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这个日期才是5月20日。也就是说,古代玛雅人建造库库尔坎金字塔的最终目的是让它在21世纪初发挥作用。而21世纪初最神奇的一个5月20日出现在2012年,除了太阳与昴宿星团在正午时分对齐以外,这天还发生了一次日食。

 

8. 由于地轴以2.6万年为周期画着小圈儿,北极星并非是一颗固定的星,目前的北极星是小熊座α,再过1.2万年,织女星将成为北极星(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谈到2012,自然会想到“世界末日”。2000年前,玛雅人发明了“长历”历法,长历的一个完整周期大约是2.6万年,其设计原理的核心也是岁差理论。玛雅人将这个大周期分为五个太阳纪元,每一纪元大约是5126年。过去,人类已经历了四个完整的太阳纪元,第五个太阳纪元开始于公元前3114年,而这个纪元的终点,正是我们无比熟悉的2012。

 

玛雅人认为,冬至日的黎明是新一年的开始,太阳在那一天再次获得新生,而2012年12月21日这个冬至日的黎明,不但是新一年的开始,还是一个人类新纪元的开始。这一天,会出现一个极为罕见的天象:从地球的中心、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完全对齐。由于岁差现象的存在,这种被称为“银河对齐”(Galactic Center Alignment)的现象每2.6万年才会发生一次。在玛雅文化中,太阳象征父亲,银河系中心的巨大黑洞象征母亲,所以2012年冬至日双亲会合的这一天,就是人类文明新生的起点。

 

9. 目前银河的中心在射手座的弓箭与天蝎座的尾巴之间(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10. 由于“岁差”现象,每年冬至日太阳与银河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都是不同的,图中红线是银河自转的横轴,2012年的冬至日太阳会出现在C点(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11. 绿线是太阳运行的黄道,蓝线是银河自转横轴(银道),2012年冬至日,太阳会出现在两条线的交叉点上,也就是银河对齐,这相当于发生一次银河中心蚀 (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其实,由于银河系中心的尺度非常巨大,所以银河对齐未见得正好发生在2012年,而是可能提前也可能错后一些年头。据现代天文学家计算,这个对齐发生的时间是以1998年为基准,前后误差18年。所以,虽说玛雅人认为银河对齐发生在2012年冬至,但实际上这个对齐最迟可能发生在2016年的冬至日。即便如此,古代玛雅人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的成就已足够令人赞叹,因为在两千年前要算出2012年的冬至出现在12月21日,意味着计算者使用的年历与真实的地球年误差不能大于45秒。怎么能想象,掌握如此精准历法和数学知识的人,他们的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水平一直停留在石器时代。

 

12. 1952年在墨西哥玛雅古城帕伦克一处神殿的废墟里发掘出的石刻,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图案的具体含义。60年代载人宇宙飞行成功之后人们才意识到,这石板上雕刻的是一幅宇航员驾驶着宇宙飞行器的图画,虽经过了艺术化处理,但宇宙飞船的进气口、排气管、操纵杆、脚踏板、方向舵、天线、软管及各种仪表清晰可见(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玛雅文明与遥远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有何关联呢?这说来更加不可思议,因为关联来自传说中的昴宿星人,据说造访地球的时候,他们并不只参与了玛雅文明的进程。

 

19世纪后半叶,在巨石阵西南方向陆续发现了一组古代墓葬,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Winterbourne Stoke古墓群。这组墓葬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之间,也就是说与巨石阵出自同一个时期。此时我们不得不再次说到“神奇”这个词,神奇之处在于,从空中看,这组墓葬的排列形状正好勾勒出一幅昴宿星团的星图。

 

13. Winterbourne Stoke古墓群(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14. Winterbourne Stoke古墓群与巨石阵的位置关系(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前面说过,地球、太阳与银河系中心可能会在2012年冬至日那天完全对齐,而时间误差是以1998年为中心的正负18年。另外,在天球面上,夏至点与冬至点是对称的,对称点是银河中心。所以发生对齐现象那几年的夏至日也会发生大致对齐的天象,只是地球、太阳与银河中心的排列顺序有变化而已。

 

我们已经知道,每年夏至日黎明的阳光会沿着安放着那块“脚跟石”的古道投射到巨石阵的主轴线上,这意味着巨石阵实现了与夏至日朝阳对齐。有研究者将1998年夏至日太阳初升时的天体位置图与索尔兹伯里平原的航拍图叠在一起观察,结果发现,不但朝阳与巨石阵实现了对齐,而且,埃文河方向升起的朝阳、巨石阵与Winterbourne Stok古墓群正好连成一条直线……

 

15. 1998年夏至日,埃文河上升起的朝阳、巨石阵与Winterbourne Stok古墓群连成一线(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仿佛是自然而然的,世界各地的古文明不约而同地对昴宿星团格外重视,并热衷于用建筑群的形式在大地上对其加以重现。中美洲有玛雅人的蒂卡尔金字塔群,英国有Winterbourne Stok古墓群,埃及有阿布西尔金字塔群,有研究者认为,南京明孝陵建筑群也是按照昴宿星团主星的排列格局布置的。更有甚者,还有人宣称在火星上发现了类似的建筑群。而最甚的消息是,有些昴宿星人至今生活我们中间,经过催眠,他们自己已经承认了这一点。

 

16. 昴宿星团附近有两颗类太阳恒星,玛雅文明的蒂卡尔神庙建筑群的位置关系与之对应(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17. (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18. 埃及金字塔群、太阳神庙 V.S. 昴宿星团、类太阳恒星(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18B. 明孝陵建筑群与昴宿星团星图的对比(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19. 火星上的人脸附近也有一堆类似建筑遗迹的东西(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20. 巨石阵与Winterbourne Stok古墓群,在这里巨石阵被理解成为一颗类太阳恒星(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在巨石阵前晃悠的时候,俺还不知道这些堪称惊心动魄的背景故事。时近黄昏,一马平川的旷野上凉寒意逐渐加重。暮色中,远远近近的羊们依旧头都不抬一下地吃着草,那种单调匆忙而又执着的节奏令人心慌。此时,想想几千年前此地发生的事,内心不禁涌起几分感动——大批正在迈入现代人门槛的人类先祖,在内心朴素信仰的指引下聚集到此,年复一年,用简陋的工具挖沟垫土,从几百公里外运石抬石,最终建起这座标志人类智慧发展水平的里程碑建筑。

 

他们躯体中的灵魂当真来自昴宿星团吗?

 

21.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22.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闭上双眼,心中茫然。
黯然仰望,满目悲凉。
只有一条道路通向荒野,
哪里能够找到前行的方向?

啊,散落的群星,
点缀夜空指示着命运。
静谧中放射光明,
蓦然照亮我的身影。
我也要出发,
脸上映着银色的星光。
我就要启程,
辞别吧,命运之星!

凄凉气息,吹入胸怀。
阵阵秋风,呼啸不停。
可是我心头有不灭的热情,
每时每刻追寻梦中的憧憬。

啊,璀璨的群星,
纵然无名也要闪亮晶莹。
不沉寂也从不放弃,
迸出华彩点燃生命!
我就要出发,
照着心的指引去远行。
我就要启程,
辞别吧,命运之星!

啊,何时有谁也曾来到过这路上?
啊,何时有谁也会循着这去向前行?
我就要出发,脸上映着银色的星光。
我就要启程,
辞别吧,命运之星。
我就要启程,
辞别吧,命运之星!


这是日本音乐人谷村新司的感人名作《星》,日文歌名直译过来正是《昴》。1980年,尚未踏足中国的他凭借脑海中对中国东北地区夜空的想象,写下了此歌。璀璨群星中,独选此星作为歌名,真是耐人寻味。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水平曾遥遥领先,自然不会忽视昴宿星团。记载中华上古历史的《尚书》中就曾提到冬至日与昴宿星团的关系:“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日本文化很多继承自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对昴宿星团情有独钟也是顺理成章。另外,“昴”的日文发音是subaru,下次在街上见到斯巴鲁时,别忘了留意一下那车的logo。

 

23. 在神秘的巨石阵附近出现点儿麦田怪圈简直太正常了(网上图片)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每到冬季,巨石阵景区16:00就早早关门了。因为在旷野上流连太久,以至于俺没来得及到纪念品商店去看看。将巨石阵作为英国之旅的最后一站,是旅行计划中早就确定的。当初这样计划只是出于对旅途行程合理性的考虑,但如今回头看去,临别时用视线去触摸一下不列颠岛上5000年前的历史,也算得上别有一番韵味。还记得俺初到英国时参观的第一站是哪里么?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的9 3/4站台。一个魔幻的开头,一个苍劲的结尾,多么完美的旅程。

 

24. 临近关门时间停止售票,来晚的游客只能在外面看看了。不过,除了角度单调一些,距离远一些,他们在外面看的效果也没啥不同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大约17:00,旅行团的车子顺利回到巴斯,俺们乘17:43的火车回Egham。列车一路奔驰,窗外早已暮色苍茫,偶有村镇的点点灯火落在雾气凝结的车窗上,如点点星光温暖着内心。自然,此时脑海中也再次回荡起《追随》的旋律——回家的路上已燃起了灯,谁说我看不见未知的前程,一路上走过来没有人在等,每一处都是你们敞开的门……

 

25.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26.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27. 回到巴斯大教堂前天已黑透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28. 巴斯火车站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一路无书但有话,Sunny的父母与俺相谈甚欢,关于俺们共同生活的城市的前世今生,关于俺与Sunny共同的六年中学经历,还有俺不甚明了的承载着父辈一代情怀的种种往事。

 

制定旅行计划的时候,自然想不到会有这样一番舒心而有价值的谈话装点异国归途,正如当年坐在高中课堂中的俺绝想不到,未来的某一天,当俺踏着暮色从巨石阵归来,能吃到前面这位同学亲手做的晚饭。

 

所以,生活没那么多需要刻意去想的,该到的自然会到,比如归国的日子。

 

29.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30. 这就是当初在诺丁山看到的那种微型卷心菜——球芽甘蓝
233 <wbr>1115 <wbr>巨石阵与我们的前世今生(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