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冷了心胺
(2024-04-28 15:39:06)
标签:
红楼梦 |
分类: 红楼梦 |
下卷 第九十七回 第十三节:不能冷了心啊
【原文】
正闹着,外边一个人慌慌张张跑进来,倒把李纨唬了一跳,看时却是平儿.跑进来看见这样,只是呆磕磕的发怔.李纨道:“你这会子不在那边,做什么来了?"说着,林之孝家的也进来了.平儿道:“奶奶不放心,叫来瞧瞧.既有大奶奶在这里,我们奶奶就只顾那一头儿了."李纨点点头儿.平儿道:“我也见见林姑娘。”说着,一面往里走,一面早已流下泪来.这里李纨因和林之孝家的道:“你来的正好,快出去瞧瞧去.告诉管事的预备林姑娘的后事.妥当了叫他来回我,不用到那边去。”林之孝家的答应了,还站着.李纨道:“还有什么话呢?"林之孝家的道:“刚才二奶奶和老太太商量了,那边用紫鹃姑娘使唤使唤呢."李纨还未答言,只见紫鹃道:“林奶奶,你先请罢.等着人死了我们自然是出去的,那里用这么……"说到这里却又不好说了,因又改说道:“况且我们在这里守着病人,身上也不洁净.林姑娘还有气儿呢,不时的叫我。”李纨在旁解说道:“当真这林姑娘和这丫头也是前世的缘法儿.倒是雪雁是他南边带来的,他倒不理会.惟有紫鹃,我看他两个一时也离不开。”林之孝家的头里听了紫鹃的话,未免不受用,被李纨这番一说,却也没的说,又见紫鹃哭得泪人一般,只好瞅着他微微的笑,因又说道:“紫鹃姑娘这些闲话倒不要紧,只是他却说得,我可怎么回老太太呢.况且这话是告诉得二奶奶的吗!"正说着,平儿擦着眼泪出来道:“告诉二奶奶什么事?"林之孝家的将方才的话说了一遍.平儿低了一回头,说:“这么着罢,就叫雪姑娘去罢。”李纨道:“他使得吗?"平儿走到李纨耳边说了几句,李纨点点头儿道:“既是这么着,就叫雪雁过去也是一样的."林之孝家的因问平儿道:“雪姑娘使得吗?"平儿道:“使得,都是一样."林家的道:“那么姑娘就快叫雪姑娘跟了我去.我先去回了老太太和二奶奶去,这可是大奶奶和姑娘的主意.回来姑娘再各自回二奶奶去。”李纨道:“是了.你这么大年纪,连这么点子事还不耽呢。”林家的笑道:“不是不耽,头一宗这件事老太太和二奶奶办的,我们都不能很明白,再者又有大奶奶和平姑娘呢。”说着,平儿已叫了雪雁出来.原来雪雁因这几日嫌他小孩子家懂得什么,便也把心冷淡了.况且听是老太太和二奶奶叫,也不敢不去.连忙收拾了头,平儿叫他换了新鲜衣服.跟着林家的去了.随后平儿又和李纨说了几句话.李纨又嘱咐平儿打那么催着林之孝家的叫他男人快办了来.平儿答应着出来,转了个弯子,看见林家的带着雪雁在前头走呢,赶忙叫住道:“我带了他去罢,你先告诉林大爷办林姑娘的东西去罢.奶奶那里我替回就是了。”那林家的答应着去了.这里平儿带了雪雁到了新房子里,回明了自去办事.
【端木持易见解】
前节我们正说到,李纨吩咐紫鹃尽快给黛玉穿寿衣。这个时候,平儿“慌慌张张跑进来”,如何用“跑”来形容呢?跑来干什么呢?难道真是“奶奶不放心,叫来瞧瞧”?难道真是为了“也见见林姑娘”?
很显然,答案都是否定的。理由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王熙凤临时才想到需要一个黛玉身边的人,做戏做全,以便更好的蒙骗宝玉。所以,她才急匆匆的要来完成任务。没想到来了才发现黛玉将要死亡,她才不好开口,也不好谈“要人”的事情。
林之孝跟着平儿来,却也是老司机,看到这个情况,也不好主动张口,却“答应了,还站着”,等着李纨问她,她才说话。为什么不主动说呢?因为她知道主动说出来的话,会让她丑恶的嘴脸暴露无遗。她需要一块“遮羞布”。你看,等李纨问她,她方说话。而且把“二奶奶和老太太”就是王熙凤和贾母抬出来,不说是自己的意思。有啥事儿,都和她没关系。
可惜,紫鹃不吃她这一套,谁的面子也不给,贾母和王熙凤也不行。就这一点,真是得了黛玉的精髓,真是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了。我们绝不要小看紫鹃的这一举动,这绝对称得上一“忠义无双”的关二爷精神了。真不枉黛玉平日待她如亲姐妹一般。
反观雪雁,从小跟着黛玉来到贾府,“他倒不理会”。为什么不理会呢?因为“这几日嫌他小孩子家懂得什么,便也把心冷淡了.”雪雁倒是衷心的,也有心思的,聪明的很。可惜,有紫鹃顶在前头,黛玉自然就和她接触和交流的少了,自然也就冷落了她,她即便有“忠心”,恐怕也是传不到黛玉那里的,又怎么能理会得了呢?
就像公司里的低等级员工,跟大领导相差的级别太大,平日大领导只听跟他级别相近的人的汇报,相差2级以上的人,极少能直接汇报,甚至根本见不到,即便有忠心,如何能帮得到呢?
国家也是如此,皇帝哪里能见到外面的普通老百姓?平日里见到的就是太监、少数能够参与朝议大大臣。所以,自然和他们最亲了,外面的人,他都见不到,如何听其言,如何倾诉衷肠?
你不理会她,她自然不理会你,人啊,就是这么个道理,对不对?
所以做高级领导,不能总呆在办公室里听报告,要下到不同层级,去听一听各个层级的声音。一年至少应该搞一两个月才好。你看,还不到五分之一的时间,他们都不愿意下去。
上山下乡,是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而是否联系群众,是我们辨别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有前途的根本法宝。
教员曾经说过:“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 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结合于工农群众,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结合了,或者反过来压迫老百姓,那就是不 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有些青年,仅仅在嘴上大讲其信仰三民主义,或者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不算数的。你们看,希特勒不 是也讲‘信仰社会主义’吗?墨索里尼在二十年前也还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呢!他们的‘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原来就是法西斯主义!陈独秀不是也‘信仰’过马克思主义吗?他后来干了什么呢?他跑到反革命那里去了。张国焘不是也‘信仰’过马克思主义吗?他现在到哪里去了呢?他一小差就开到泥坑里去了。有些人自己对自己加封为‘三民主义信徒’,而且是老牌的三民主义者,可是他们做了些什么呢?原来他们的民族主义,就是勾结帝国主义;他们的民权主义,就是压迫老百姓;他们的民生主义呢,那就是拿老百姓身上的血来喝,喝得越多越好。这是口是心非的三民主义者。所以我们看人的时候,看他是一个假三民主义者还是一个真三民主义者,是一个假马克思主义者 还是一个真马克思主义者,只要看他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的关系如何, 就完全清楚了。只有这一个辨别的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我希望全国的青年切记不要堕入那股黑暗的逆流之中,要认清工农是自己的朋友,向光明的前途进军。”
所以,黛玉依我看,对雪雁这样的中下层是缺乏联系的。雪雁都不联系,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她是缺乏成长的坚实基础的。当然了,这里也有客观的因素,那就是紫鹃来了,紫鹃是贾母派的,紫鹃切断了她的对外联系,相当于贾母的眼睛,看着她,不让她同过去紧密联系。就像教员抱怨的那样,“他们有些人,不让我和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我们要看到,主客观的因素都有。大家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至于是否可以用雪雁代替紫鹃,李纨做了主,平儿做了附议,于是林之孝家的,就说“这可是大奶奶和姑娘的主意.回来姑娘再各自回二奶奶去”。你看,她是最善于推卸责任,一点也不担责。既不出主意,也不做决策,更不负责任。这就是“官僚主义”的一种。教员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论反对官僚主义之二十种表现》,林之孝家的就是典型的第六条,“遇事推委,怕负责任”,“这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林之孝家的作为贾家的管理层和执行层,大兴这样的官僚主义,只能带来这样的恶果:“使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漠视群众利益,使党的路线政策受损失。不作为普通劳动者,不同群众同甘共苦,政治上空谈,不老实,不负责任,不能、无用,埋头于事务主义,搞特殊化,自私自利,闹不团结,搞宗派,最后发展蜕化变质。”
很多人搞不明白什么叫“变质”,“腐朽”,“堕落”,其实只需要大兴官僚主义就可以了,只需要不断的截断和群众的联系,不断加速脱离群众就可以了。这个过程,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走向完全对立,结果最后必然是否定之否定。这就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归根到底,我们要想活的长久,那么,我们的一切政策和措施,就不能冷了群众的心啊!否则,将来谁还来理会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