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恢复生命的直觉》

(2024-04-25 09:07:35)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

下卷 第九十七回 第十一节:恢复生命的直觉

【原文】

里间门口一个小丫头已经看见,便说:“大奶奶来了。”紫鹃忙往外走,和李纨走了个对脸.李纨忙问:“怎么样?"紫鹃欲说话时,惟有喉中哽咽的分儿,却一字说不出.那眼泪一似断线珍珠一般,只将一只手回过去指着黛玉.李纨看了紫鹃这般光景,更觉心酸,也不再问,连忙走过来.看时,那黛玉已不能言.李纨轻轻叫了两声,黛玉却还微微的开眼,似有知识之状,但只眼皮嘴唇微有动意,口内尚有出入之息,却要一句话一点泪也没有了.李纨回身见紫鹃不在跟前,便问雪雁.雪雁道:他在外头屋里呢。李纨连忙出来,只见紫鹃在外间空床上躺着,颜色青黄,闭了眼只管流泪,那鼻涕眼泪把一个砌花锦边的褥子已湿了碗大的一片.李纨连忙唤他,那紫鹃才慢慢的睁开眼欠起身来

【端木持易见解】

什么叫“知识”?

现代大家对这个词的认识,一般都是指“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教员在 《整顿党的作风》中做了更加深刻的概述: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而今天,我们本节里,见“那黛玉已不能言.李纨轻轻叫了两声,黛玉却还微微的开眼,似有知识之状”。这里的“知识”,就另有它意了,指的是:知觉和意识。

“知识”其实还有其他意思,比如:了解、辨识;辨识事物的能力;结识,交游;相识的人、朋友。但今天我们重点围绕黛玉的“知识之状”来谈。这个知识之状,就我的理解,应该是指感性的直觉认识。教员所言的“知识”是成果或结晶,即达到了理性的抽象认识。我们过去讲唯物主义,就是重视客观规律,所谓客观规律,就是理想的抽象认识。

可单纯的抽象认识够不够?

很显然,抽象认识到的“才”,它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能够从大脑返回到眼耳鼻舌身手脚,让人具有感知,有行动力。否则的话,这个“才”它只停留在脑子里,手脚就动不起来,就没有用。

你看紫鹃,她就陷入了这种状态:“在外间空床上躺着,颜色青黄,闭了眼只管流泪,那鼻涕眼泪把一个砌花锦边的褥子已湿了碗大的一片.李纨连忙唤他,那紫鹃才慢慢的睁开眼欠起身来.”

你看,黛玉是李纨“轻轻叫了两声”,她才有点“知识”;紫鹃也是李纨“连忙唤他”,她才有点知觉。他们的脑子,因为悲伤过度而陷入了“迷”的状态,“昏了头”大约就是这样的。

我就在想,人为什么会“昏”呢?

《灵枢·卫气》说:“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

人为什么会发昏?就是上面虚了。大自然的昏也是如此,太阳落山了,就是“昏”的本意。人的“太阳”落山了,看不到希望和光明,也就是上虚而发昏了。

人要是遇到放佛绝望的处境,怎么办?

教员教导我们说:“已经因为估计和处置错误,或者因为不可抗的压力,被迫处于被动地位了的时候,这时的任务就是努力脱出这种被动。如何脱出法,须依情况而定。在许多情况下,‘走’是必须的。游击队的会走,正是其特点。走是脱离被动恢复主动的主要的方法。但是不限于这一方法。往往在敌人十分起劲,自己十分困难的时候,正是敌人开始不利,自己开始有利的时候。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同学们,你看看,“三十六计,走位上计”。这就是被人束缚、被压制、被窒息的时候,谋求运动和发展的办法,谋求活下去,重新获得新生的一个主要办法。当然,绝不是唯一的办法。我们要利用一切方法,目的是突破黑暗,重获光明。

而在此之前,我们一定要有最基本的信心,毕竟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道路本来是没有的,走起来就有了路。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所以,各位请万万不要迷信什么理性知识、逻辑、理论;一定要能够走起来、动起来、干起来,恢复生命的直觉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