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一定属于会给自己打气的人》
(2024-04-18 09:05:44)
标签:
红楼梦 |
分类: 红楼梦 |
下卷 第九十七回 第七节:胜利一定属于会给自己打气的人
【原文】
黛玉向来病着,自贾母起,直到姊妹们的下人,常来问候.今见贾府中上下人等都不过来,连一个问的人都没有,睁开眼,只有紫鹃一人.自料万无生理,因扎挣着向紫鹃说道:“妹妹,你是我最知心的,虽是老太太派你伏侍我这几年,我拿你就当我的亲妹妹。”说到这里,气又接不上来.紫鹃听了,一阵心酸,早哭得说不出话来.迟了半日,黛玉又一面喘一面说道:“紫鹃妹妹,我躺着不受用,你扶起我来靠着坐坐才好。”紫鹃道:“姑娘的身上不大好,起来又要抖搂着了。”黛玉听了,闭上眼不言语了.一时又要起来.紫鹃没法,只得同雪雁把他扶起,两边用软枕靠住,自己却倚在旁边.
黛玉那里坐得住,下身自觉硌的疼,狠命的撑着,叫过雪雁来道:“我的诗本子。”说着又喘.雪雁料是要他前日所理的诗稿,因找来送到黛玉跟前.黛玉点点头儿,又抬眼看那箱子.雪雁不解,只是发怔.黛玉气的两眼直瞪,又咳嗽起来,又吐了一口血.雪雁连忙回身取了水来,黛玉漱了,吐在盒内.紫鹃用绢子给他拭了嘴.黛玉便拿那绢子指着箱子,又喘成一处,说不上来,闭了眼.紫鹃道:“姑娘歪歪儿罢。”黛玉又摇摇头儿.紫鹃料是要绢子,便叫雪雁开箱,拿出一块白绫绢子来.黛玉瞧了,撂在一边,使劲说道:“有字的。”紫鹃这才明白过来,要那块题诗的旧帕,只得叫雪雁拿出来递给黛玉.紫鹃劝道:“姑娘歇歇罢,何苦又劳神,等好了再瞧罢。”只见黛玉接到手里,也不瞧诗,扎挣着伸出那只手来狠命的撕那绢子,却是只有打颤的分儿,那里撕得动.紫鹃早已知他是恨宝玉,却也不敢说破,只说:“姑娘何苦自己又生气!"黛玉点点头儿,掖在袖里,便叫雪雁点灯.雪雁答应,连忙点上灯来.
黛玉瞧瞧,又闭了眼坐着,喘了一会子,又道:“笼上火盆。”紫鹃打谅他冷.因说道:“姑娘躺下,多盖一件罢.那炭气只怕耽不住。”黛玉又摇头儿.雪雁只得笼上,搁在地下火盆架上.黛玉点头,意思叫挪到炕上来.雪雁只得端上来,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那黛玉却又把身子欠起,紫鹃只得两只手来扶着他.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紫鹃唬了一跳,欲要抢时,两只手却不敢动.雪雁又出去拿火盆桌子,此时那绢子已经烧着了.紫鹃劝道:“姑娘这是怎么说呢。”黛玉只作不闻,回手又把那诗稿拿起来,瞧了瞧又撂下了.紫鹃怕他也要烧,连忙将身倚住黛玉,腾出手来拿时,黛玉又早拾起,撂在火上.此时紫鹃却够不着,干急.雪雁正拿进桌子来,看见黛玉一撂,不知何物,赶忙抢时,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雪雁也顾不得烧手,从火里抓起来撂在地下乱踩,却已烧得所余无几了.那黛玉把眼一闭,往后一仰,几乎不曾把紫鹃压倒.紫鹃连忙叫雪雁上来将黛玉扶着放倒,心里突突的乱跳.欲要叫人时,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时,自己同着雪雁和鹦哥等几个小丫头,又怕一时有什么原故.好容易熬了一夜.
【端木持易见解】
黛玉彻底绝望了。
绝望的人,要么走向死亡,要么走向重生。
而黛玉,选择了“自料万无生理”,即走向死亡的道路。
这一点,我是不相信的。按照上卷的逻辑,黛玉是不会为了宝玉去死的,她会离开宝玉,回到她的故乡,这是她的生路,希望之路。
但下卷作者偏要让她死,她死了,就好给宝玉和宝钗让出路来,死了,才好表达那一毛不值的所谓的“忠顺”。就像水浒传里,后半部分的改良者,就非要梁山的好汉都死掉,死掉了才好表达死而不改的忠顺。
封建社会,对主子的最高的忠,不就是“死而不改”吗?不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吗?主子不高兴了,主子不爱了,就像贾母不宠了,宝玉不爱了,黛玉就“非死不可”。
这就是所谓的封建“文化”——经济和人身的依附从而带来的精神隶属上的表达——封建时代的主子和文狗们竭力维持的文化。
看红楼梦,我们最该学习的是什么?就是质疑一切。这种批判精神,是和西方的启蒙运动哲学家休谟的怀疑主义是一致的。
真假的辩证,才能让我们从封建的、宗教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才能为进一步获得精神的独立自主创造必要的条件。才能为进一步获取政治和经济的独立自主创造前提。一句话,自由之路无论有多长,起点都只在于否定、怀疑、辩证现有的一切。
否定不是单纯的毁灭和死亡,而是扬弃、继承和发展。
就拿黛玉来说,手帕是她的现实情感的寄托,诗稿是她对未来的追求和希望。如果她寄托的人和物不对,寄托的人物伤她的心,她大可以抛弃;她对未来的追求和希望如果发现有困难,她大可以重新选择新的路径和方法。而不是让她一烧了之,一死了之,永诀人事。
很多人或许会说,难道这种悲剧不好吗?悲剧不是增加了大家的苦痛吗?苦痛不是刺激大家对黛玉的怜悯,从而增加了对旧世界的仇恨吗?就像水浒传,梁山好汉们的死,不是也令人们伤心难过吗?
我说,苦痛只对那些敢于反抗苦痛的人才有用,而多数人是逃避苦痛的,为了不死不痛,反而会屈服于现实,屈服于旧世界,所以,苦痛并不有利于多数人反抗。实际上,真正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的人,并不多,为什么?就是改造的红楼梦、水浒传泄气。投降和死亡,怎么能不令人泄气呢?就连西游记,大家都觉得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才最有看头,后面的就没劲了。
群众需要的是鼓励、打气、有劲儿,“气可鼓,不可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今天写这篇文章,就是要告诉大家,当别人泄你气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能够自己给自己打气。
我们要能够气势如虹,气死那些阴谋泄我们气的王八蛋。我们一定要能够不断给自己打气,泄敌人的气。胜利一定属于会给自己打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