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时候为自己立心了》

(2024-02-28 10:40:42)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

下卷 第九十六回 第十二节:是时候为自己立心了

【原文】

正说间,丫头传进话来说:琏二爷回来了。王夫人恐贾母问及,使个眼色与凤姐.凤姐便迎着贾琏努了个嘴儿,同到王夫人屋里等着去了.一回儿王夫人进来,已见凤姐哭的两眼通红.贾琏请了安,将到十里屯料理王子腾的丧事的话说了一遍,便说:有恩旨赏了内阁的职衔,谥了文勤公,命本宗扶柩回籍,着沿途地方官员照料.昨日起身,连家眷回南去了.舅太太叫我回来请安问好,说如今想不到不能进京,有多少话不能说.听见我大舅子要进京,若是路上遇见了,便叫他来到咱们这里细细的说。王夫人听毕,其悲痛自不必言.凤姐劝慰了一番,"请太太略歇一歇,晚上来再商量宝玉的事罢。说毕,同了贾琏回到自己房中,告诉了贾琏,叫他派人收拾新房.不题.

【端木持易见解】

北京有好多地名,是由数字和“里”字拼凑成的,如二里沟、三里屯、五里店、六里屯等。现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地名的由来,但如果详细探寻这些地名的历史,还真的能找出它们背后的往事。比如有些带“里”字的地名明显是和老北京城有关,表示该地与老北京城某座城门的距离;有些可能和已经消失了的古城或河道相关;有的地名中的数字甚至就和其本身的特色有关……可谓五花八门。

像“屯”,属于比较典型, “屯”本义讲的是草木的生长,后来逐渐衍生出“驻守”或“聚集”的含义。北京有没有“十里屯”这个地方?好像没有。但有三里屯和六里屯。这两个地名里的“屯”都表示的是村庄,其中三里屯表示这里距离老北京城内城东直门有三里路,故而名之。而六里屯则由于距离内城朝阳门六里路而得名。

如果说进京,进入皇城是古代成功的象征,那么,我们可以说,三里、六里、十里、甚至二百里等等,应该就是到达成功的距离的象征。

王子腾的一生,从二百里到十里,应该说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第九十五回第四节,忽见贾琏进来请安,嘻嘻的笑道: 今日听得军机贾雨村打发人来告诉二老爷说,舅太爷升了内阁大学士,奉旨来京,已定明年正月二十日宣麻.有三百里的文书去了,想舅太爷昼夜趱行,半个多月就要到了.侄儿特来回太太知道。

到了正月十七日,王夫人正盼王子腾来京,只见凤姐进来回说"今日二爷在外听得有人传说,我们家大老爷赶着进京,离城只二百多里地,在路上没了”。死亡原因是舅太爷是赶路劳乏,偶然感冒风寒,到了十里屯地方,延医调治.无奈这个地方没有名医,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

诸君请看,距离上,他已经走了190里路,只剩下10里路;时间上,正月十七到正月二十,只差3天。他初任京都节度使,后擢九省统制,旋升九省都检点,再提内阁大学士,真是官运亨通。但有运无命,他就这么死了。孔明的功败垂成告诉我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大家是不是也为王子腾而难过和遗憾呢?

他这样的人死了,我们该不该遗憾和难过呢?

我们看看,他的老板对他的看法,他死后,谥号为“文勤”,算是对他勤奋恪职的一种肯定。什么叫勤?温年好乐曰勤;能修其官曰勤;服劳无怨曰勤;广业不怠曰勤;勤行世业曰勤;好学力行曰勤;能修内职曰勤;夙夜匪懈曰勤;宣劳中外曰勤。王子腾呢?算哪种?大抵是跑来跑去,任劳任怨吧。功劳呢?政绩呢?其实是没有多少。这样的人,进了京,只能说做官成功了,但对于做事立功呢?恐怕啥也不会做出来。所以,老板实际上也并不十分难过,毕竟,一条忠实的看门老狗,换谁来,都差别不大,死了就死了。于是,让他们也不要进京了,“命本宗扶柩回籍,着沿途地方官员照料”,已经算是优待了。

他老板都这个态度,我们自然也没必要难过和遗憾。

我们很多人追求钱多、位高、权重。以为这样就是成功。实际上呢?绝大多数获得这些所谓“多、高、重”的成功之人,不过是王子腾这样,靠着“王子”的传承获得优势的位置,从而“腾”起来罢了。并没有建成多少功,只是坐享荫福,偷窃民功罢了。因为他们没有劳动、没有奋斗、没有创造,自然无所谓“做功”,“建功”,“成功”之说了。真正的功,是属于劳动者的。所以,他们的所谓成功,不过是盗窃成功罢了。他们的所谓失败,只是盗窃失败罢了。

我们不该为他们的所谓成败而难过和遗憾,真正值得难过和遗憾的是我们这些劳功者。劳而无得,这才是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地方。

过去我们上学读书,老师教给我们的东西,都是替老板之流操心、担心、伤心。现在的各种宣传,也是在替老板们呐喊、呼唤、嚎叫。从来没有人,真正为我们自己的利益和情感而动心、动真、动情。所以,当我们成长和觉悟起来以后,就是时候为我们自己立心了。劳功者朋友们,是不是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