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坐床撒帐》

(2024-01-30 10:55:21)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

下卷 第九十六回 第七节:坐床撒帐

【原文】

王夫人便道:姨太太是早应了的.只为蟠儿的事没有结案,所以这些时总没提起.”贾政又道:“这就是第一层的难处.他哥哥在监里,妹子怎么出嫁.况且贵妃的事虽不禁婚嫁,宝玉应照已出嫁的姐姐有九个月的功服,此时也难娶亲.再者我的起身日期已经奏明,不敢耽搁,这几天怎么办呢?"贾母想了一想:说的果然不错.若是等这几件事过去,他父亲又走了.倘或这病一天重似一天,怎么好?只可越些礼办了才好。想定主意,便说道:你若给他办呢,我自然有个道理,包管都碍不着.姨太太那边我和你媳妇亲自过去求他.蟠儿那里我央蝌儿去告诉他,说是要救宝玉的命,诸事将就,自然应的.若说服里娶亲,当真使不得.况且宝玉病着,也不可教他成亲,不过是冲冲喜,我们两家愿意,孩子们又有金玉的道理,婚是不用合的了.即挑了好日子,按着咱们家分儿过了礼.赶着挑个娶亲日子,一概鼓乐不用,倒按宫里的样子,用十二对提灯,一乘八人轿子抬了来,照南边规矩拜了堂,一样坐床撒帐,可不是算娶了亲了么.宝丫头心地明白,是不用虑的.内中又有袭人,也还是个妥妥当当的孩子.再有个明白人常劝他更好.他又和宝丫头合的来.再者姨太太曾说,宝丫头的金锁也有个和尚说过,只等有玉的便是婚姻,焉知宝丫头过来,不因金锁倒招出他那块玉来,也定不得.从此一天好似一天,岂不是大家的造化.这会子只要立刻收拾屋子,铺排起来.这屋子是要你派的.一概亲友不请,也不排筵席,待宝玉好了,过了功服,然后再摆席请人.这么着都赶的上.你也看见了他们小两口的事,也好放心的去。贾政听了,原不愿意,只是贾母做主,不敢违命,勉强陪笑说道:老太太想的极是,也很妥当.只是要吩咐家下众人,不许吵嚷得里外皆知,这要耽不是的.姨太太那边,只怕不肯,若是果真应了,也只好按着老太太的主意办去。贾母道:姨太太那里有我呢.你去吧。贾政答应出来,心中好不自在

【端木持易见解】

世界上有好多事儿,我们看起来,总觉得有些没道理,不符合常理。但实际上,“存在即合理”,它之所以发生,就一定是有其原因的。

譬如这个“礼”,在古代就是法律,不好违背的。但为什么守不住呢?

因为总是有要命的事儿发生。所以“怎么好?只可越些礼办了才好。”

所以,但凡违法越礼、叛理背情这些事儿发生,就大多是遇到了“要命”的事儿了。只要不要命,一般还有一些商量回旋的余地,到了要命的时候,那就不好办了。

宝玉结婚这件事儿,你看贾政指出来的,按道理和礼仪制度,就不应该进行。可是呢?“ 要救宝玉的命”啊,贾母“想定主意”以后,剩下的不过是找理由罢了。“理论”是可以创造的,是必须创造的,是必须为现实服务的。贾政能怎么办呢?只好服从,听之任之了。哪怕“心中好不自在”,也只能拍马屁,做一些补救措施:“老太太想的极是,也很妥当.只是要吩咐家下众人,不许吵嚷得里外皆知,这要担不是的”。

当今世界各国局面动荡,基本上都是反美为主。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美国盘剥的越来越厉害,“要命”啊。你要人家命,人家能不反抗?就像某个农庄里的农民说的那样,“你拿根长棍子去拨树上雀儿的巢,把它搞下来,雀儿也要叫几声。”更何况是国家之间呢?

美国对世界其他各族搞金融剥夺、搞战争侵略,持续不断,所以外部反抗越来越激烈。他对内怎么样呢?也是搞盘剥。现在好了,各州根本不再听指挥了,纷纷要求“独立”,脱离联邦。这都是为了“活命”啊。

世界上道理可以写一火车皮,但要让别人听这些道理,恐怕只有一条前提,那就是别人能活着。别人都活不下去了,你讲啥道理,都没人听了,也就无所谓什么道理了。

所以,“坐床撒帐”这个词,妙的很。《戊辰杂钞》记载:“撒帐始于汉武帝。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中共坐,饮合卺酒,预戒官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夫人以衣裾盛之,云多得多子也。”但就我的看法,人,你要想有美好的结果,你得先给予,“撒”出五色同心花果,才能多子多福。你如果撒出的都是账单,自己坐在床上收账,我看啊,是绝不会有长久的富贵的。

有舍有得,先舍后得,这是大道理。让大家活的越来越好,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快乐,这样的人、这样的地方,自然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最后,再说一句,我为什么说这一节大约是原红楼梦作者的创作呢?坐床撒帐,就是一个线索。应用典故是汉武帝和李夫人故事。这与上卷作者的习惯具有一致性。特此补充说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包眼泪》
后一篇:《割肉凭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