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日他们先人板板》
(2023-12-15 16:30:55)
标签:
红楼梦 |
分类: 红楼梦 |
下卷 第九十四回 总论:我日他们先人板板
【原文】
略。
【端木持易见解】
这一回,写了两件事儿,一个是怡红海棠复活,一个是通灵宝玉失灵,一生一死,却是同样作为一种征兆,用来暗示贾府要出事儿了。
下卷作者为了设计这个转折,花费了不少心思。可这些心思,却带着十足的迷信色彩,根本没有深刻揭露事物的本质原因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红楼梦上卷里的那些“假”,不是“造假”,是通过一些借用、隐语、典故等,暗诉实际情况,表现真正的现实境况或者诉说超越现实的真理。如今,却直接造假起来,这就违背了上卷作者的宗旨,令人十分讨厌。
比如说葛优躺,我们表达的是一种生活的无力感。但如果用下卷作者的手法,他就会说,葛优病了,所以躺下了。这就属于造谣、编造事实、消弭无力感。葛优有没有病,我们不晓得?葛优有没有病,有什么重要的?葛优是谁,跟我们要讲的道理又什么关系?可是,作者却围绕着葛优是谁、葛优究竟病了没有、我们是否需要知道葛优有病等等,把我们往死里绕。
他们就是要通过一切办法,避免去谈真正的问题,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最本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句话,他们极力让群众脱离真相。
就拿现在的一切政治经济问题来说,随便任何人怎么说,反正只要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不提阶级斗争、不提无产阶级专政就可以。一旦提到这些最真的本质,他们就要想尽办法绕过去。
“真相不是被揭露,而是被掩藏”。这就是手段。有些人掩藏是为了能够揭露,有些人掩藏是为了不让人揭露。下卷作者之流,就是为了不让人看清真相,他们是真掩藏。他们不是鼓舞士气,而是消灭希望。文学的最大作用就是希望,他们却让原本群众的希望破灭。同样的还有其他几部小说:《水浒传》,如果给以希望,那就应该是梁山泊建立新政权,可改造的人非要把他们都写死,警告一切造反的人。《西游记》,如果给以希望,那就应该是孙悟空打死玉帝和如来,可他们却把悟空带上紧箍咒,写得非常无能,处处受罪,警告一切反抗者。《三国演义》,如果给以希望,那就应该是写起义军如何英明神武,打的统治阶级鬼哭狼嚎,满地找牙。结果被搞成了什么呢?所有的“英雄豪杰”,靠消灭打黄巾军而称雄称霸。警告一切黄巾带头者。
希望,才是艺术最大的魅力。
希望一个方面来自于群众的不断反抗;另一方来自于统治阶级脱离生产劳动后的腐朽无能。而海棠复活了,宝玉失灵了,既看不到群众的努力,也看不出权贵的无能。所以,纯粹就变成了“胡扯调”。
现在能公开发表的绝大多数获奖者的作品,文学的、思想的、艺术的等等,基本上都是此类的“胡扯调”。
所以,我日他们先人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