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之痛》
(2023-10-25 09:58:24)
标签:
红楼梦 |
分类: 红楼梦 |
下卷 第九十三回 第七节:无尽之痛
【原文】
贾政看完,笑道:“这里正因人多,甄家倒荐人来,又不好却的。”吩咐门上:“叫他见我.且留他住下,因材使用便了。”门上出去,带进人来.见贾政便磕了三个头,起来道:“家老爷请老爷安.”自己又打个千儿说:“包勇请老爷安。”贾政回问了甄老爷的好,便把他上下一瞧.但见包勇身长五尺有零,肩背宽肥,浓眉爆眼,磕额长髯气色粗黑,垂着手站着.便问道:“你是向来在甄家的,还是住过几年的?"包勇道:“小的向在甄家的。”贾政道:“你如今为什么要出来呢?"包勇道:“小的原不肯出来.只是家爷再四叫小的出来,说是别处你不肯去,这里老爷家里只当原在自己家里一样的,所以小的来的。”贾政道:“你们老爷不该有这事情,弄到这样的田地。”包勇道:“小的本不敢说,我们老爷只是太好了,一味的真心待人,反倒招出事来。”贾政道:“真心是最好的了。”包勇道:“因为太真了,人人都不喜欢,讨人厌烦是有的。”贾政笑了一笑道:“既这样,皇天自然不负他的."包勇还要说时,贾政又问道:“我听见说你们家的哥儿不是也叫宝玉么?"包勇道:“是。”贾政道:“他还肯向上巴结么?"包勇道:“老爷若问我们哥儿,倒是一段奇事.哥儿的脾气也和我家老爷一个样子也是一味的诚实.从小儿只管和那些姐妹们在一处顽,老爷太太也狠打过几次,他只是不改.那一年太太进京的时候儿,哥儿大病了一场,已经死了半日,把老爷几乎急死,装裹都预备了.幸喜后来好了,嘴里说道,走到一座牌楼那里,见了一个姑娘领着他到了一座庙里,见了好些柜子,里头见了好些册子.又到屋里,见了无数女子,说是多变了鬼怪似的,也有变做骷髅儿的.他吓急了,便哭喊起来.老爷知他醒过来了,连忙调治,渐渐的好了.老爷仍叫他在姐妹们一处顽去,他竟改了脾气了,好着时候的顽意儿一概都不要了,惟有念书为事.就有什么人来引诱他,他也全不动心.如今渐渐的能够帮着老爷料理些家务了。”贾政默然想了一回,道:“你去歇歇去罢.等这里用着你时,自然派你一个行次儿。”包勇答应着退下来,跟着这里人出去歇息.不提.
【端木持易见解】
甄家被抄了家,这个事儿,公开的理由,都没有说。
有人说是因为太妃去世了,没了靠山。有人说是甄家接待皇帝,花了非常多的钱,导致了税收亏空。包勇也谈了一点,说甄家老爷“老爷只是太好了,一味的真心待人,反倒招出事来”,“太真了”,“一味的诚实”,所以“太真了,人人都不喜欢,讨人厌烦是有的”。
果然是以上这些原因吗?
真真假假,或者是,或者不是。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大家要看到一点,那就是一件事儿发生了,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解读,最后可能会有一百零一个理由。那么,哪个理由才是对的呢?
就拿1840年以后的中国,为什么遭受百年屈辱?有人说是因为工业落后,所以搞洋务运动,振兴工业;有人说是军事落后,所以搞北洋水师,整军备武;有人说是教育不行,要通过教育兴国,建学兴教;有人说是商和法不行,要学西方的商和法,提振贸易,严肃法纪……,最后怎么样呢?没有一个把中国振兴起来的,大清还是走向了衰亡,救无可救。
王朝存亡兴衰的规律,有没有?如有,究竟又是什么?
有人总结历史经验说是作风问题——“成由勤俭败由奢”;有人说是道德法治问题——“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有人说是吏治问题——“吏良,则法平政成”;有人说是财富均平问题——“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人说是军事问题——“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究竟哪个说的对?几千年来,没有人能给出定论。直到哲学家马克思出现,这个问题才有了科学的解决。
他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那就是追问不同“思想”或者“主张”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它们产生的前提和条件是由于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即:社会中不同人的利益追求各有不同,相同的利益追求产生同一阶级,最后形成多个不同利益诉求的阶级,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是为了获得或者巩固自身的阶级利益。
于是表面看是思想主张不同,其实是阶级不同,阶级利益不同。阶级利益不同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的前提是什么?
生产力还不充分发展的阶段,社会分工无法从自发达到自觉。
马克思所说的社会自觉分工是指个人完全有条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安排自己从事符合自己意愿的劳动,与自发分工相对应。社会自发分工是指生产力还没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分工。马克思对自发分工的解释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物质财富没有极大丰富的情况下,生产难以摆脱对自发分工的依赖;另一方面,强制性的分工会带来人的异化,在公共生活中表现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裂。
自发分工向自觉分工的进阶是在共同体环境中完成的,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共同体由“自然共同体”向“虚幻共同体”再向“真正共同体”的发展。“真正共同体”即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共同体”中没有异化劳动,自觉分工成为分工的形式。共同体的管理职能不复存在,社会高度自治,真正实现自由人联合体。
社会自觉分工的最终愿景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人类摆脱异化的物物交换,摆脱劳动异化,摆脱交往异化。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是人类解放的两个向度,也是社会分工的两个向度。一方面,社会充分容纳个人的发展,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自身的最大能力,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传统意义的分工被消灭,自觉分工成为分工的主要形式。
我们看《红楼梦》,不能在楼中锁闭,不能在梦中迷失。我们一定要寻找到彻底解放的路径,即找到思想解放、劳动解放、社会解放、人类解放的全面自由之路。这条路就是要逐步去消灭强制分工、消灭强制劳动、消灭剥削剩余价值的劳动、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私有统治阶级、消灭维系私有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暴力和官僚体系。
那时候,我们就不用在红楼梦这个窠臼里继续挣扎徘徊了。就不用再动不动“正因人多”而被裁减了;也不用“向上巴结”了;也不用“惟有念书为事”了;更不用因“真心待人”而受苦了。
你们看看,念书为了工作;工作了不得不巴结;巴结也保不住工作而失业;失业之后还得恨自己总是真心待人。这是不是我们绝大多数工人兄弟的无尽苦难呢?
你们就说,要不要改变?要不要否定?要不要革新?
这就是马克思说的真理: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我们这些饱受压迫的人们。哲学家们只顾解释世界,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改变世界。这后半句,才是我们的全部使命啊。毕竟,谁痛谁知道啊,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