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糟起来》

(2023-07-06 08:54:16)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

下卷 第八十八回 第六节:糟起来

【原文】

却说凤姐在房中吩咐预备晚饭,因又问道:你们熬了粥了没有?"丫鬟们连忙去问,回来回道:预备了。凤姐道:你们把那南边来的糟东西弄一两碟来罢。秋桐答应了,叫丫头们伺候.平儿走来笑道:我倒忘了,今儿晌午奶奶在上头老太太那边的时候,水月庵的师父打发人来,要向奶奶讨两瓶南小菜,还要支用几个月的月银,说是身上不受用.我问那道婆来着:`师父怎么不受用?'他说:`四五天了,前儿夜里因那些小沙弥小道士里头有几个女孩子睡觉没有吹灯,他说了几次不听.那一夜看见他们三更以后灯还点着呢,他便叫他们吹灯,个个都睡着了,没有人答应,只得自己亲自起来给他们吹灭了.回到炕上,只见有两个人,一男一女,坐在炕上.他赶着问是谁,那里把一根绳子往他脖子上一套,他便叫起人来.众人听见,点上灯火一齐赶来,已经躺在地下,满口吐白沫子,幸亏救醒了.此时还不能吃东西,所以叫来寻些小菜儿的.'我因奶奶不在房中,不便给他.我说:`奶奶此时没有空儿,在上头呢,回来告诉.'便打发他回去了.才刚听见说起南菜,方想起来了,不然就忘了。凤姐听了,呆了一呆,说道:南菜不是还有呢,叫人送些去就是了.那银子过一天叫芹哥来领就是了。又见小红进来回道:“才刚二爷差人来,说是今晚城外有事,不能回来,先通知一声。”凤姐道:“是了。”

【端木持易见解】

本节第一件事儿,就是南小菜,究竟是啥好东西,搞得王熙凤和水月庵的师傅,都想吃点。南小菜就是南方的糟菜、腌菜、酱菜等。为啥说这些东西是“糟东西”呢?因为大多都是利用天然有益细菌,对食物进行发酵,所以,感觉这些东西都有些“发霉”,乱糟糟的。但这正是人们的智慧,通过预发酵,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营养,最关键的是促进人体吸收,提高食物的转化率和利用率。

就拿糟菜来说,就是把各种食材放入糟味卤汁浸泡卤制的菜品。糟卤又分为生糟和熟糟,生糟如糟卤豆腐、鸡蛋;熟糟如毛豆、糟蹄花、糟凤爪、香糟鸡,糟鹅、内脏等,凡可入口皆可糟之。天然大豆人体吸收率低,做成豆腐,人体吸收率就大幅提高,然后再发酵,人体的吸收率就更高了,营养也更丰富了。而那些鸡爪、猪爪、鹅肝、鸭胗之类的废物肥料,通过酒糟,都变成美味可口的下饭菜了,从人们不愿意吃的东西,变成人们争相要吃的东西,这真是变废为宝的智慧啊。这个酒糟,还是中药,多为高梁、大麦、米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具有活血止痛,温中散寒之功效。你看,美味、营养、又健康,这才是真正的美食“三必须”啊

世界上本没有什么“糟糕”的事情,那些酿酒的废物“糟粕”,都能化腐朽为神奇,更何况其他呢?对不对?所以,大家要善待世间万物,世间众生,每个有生和无生的东西,都是具有无限可能,巨大价值的,就看你有没有驾驭的智慧了。

水月庵的师傅还不能吃东西,一方面说明没胃口,另一方面说明怕吃了消化不了,所以不敢吃。于是希望弄点糟东西,可以开胃,又容易消化,还能活血止痛。这才是他们来求点南小菜的原因。

第二件事儿,那就是水月庵里“有几个女孩子睡觉没有吹灯,他说了几次不听.那一夜看见他们三更以后灯还点着呢,他便叫他们吹灯,个个都睡着了,没有人答应”,果然是睡着了吗?照我看啊,大抵是芳官她们这些年轻人,她们不愿意听老尼姑的命令,故意不吹灯;而且装睡,不答应。而且,她们也并不一定遵守尼姑庵的规矩,会寻找自己的情人,私下约会。于是她自己关完灯,“回到炕上,只见有两个人,一男一女,坐在炕上.他赶着问是谁,那里把一根绳子往他脖子上一套”,依我看,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鬼神,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她阻挡别人的好事儿,别人要么是真的取她狗命,要么是以此吓唬她,让她从此少管闲事。水月庵里,惊心动魄的爱情保卫战,就是这样干起来的。当然,这些事情,在红楼梦下卷作者眼里,或许就是很“糟”的事情。而我们现在来看,却是“好得很”的事情。

其实,在明代,我们的优秀前辈们,就已经开始这样干了。嘉靖年间南曲《尼姑下山》和北曲《僧家记》。就分别讲了小尼姑色空、小和尚本无,私自逃离佛门不守清规的故事。到了明朝后期,《孽海记》作者对这两个故事做了吸收和再创作,命名为《思凡》与《下山》两出戏。清朝时期,南方的昆曲吸收了《孽海记》中的这两出戏,保存原有的唱词,加入丰富的舞蹈身段和表演技巧,成为著名昆曲折子戏,开始更广泛的流传起来。

为什么南方人非要吃那些个“糟东西”,唱这些个“糟东西”呢?

这就是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你们北方拿走了咱们的酒和肉,咱们就用糟和下水,做出糟菜来,照样香喷喷的吃起来;你们要咱们守你们的“清规”,咱们就偏不守你们的“清规”,就非要思凡和下山,过咱们的鸳鸯日子。这难道不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吗?

在昆曲界有句著名的俗话,那就是“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什么意思呢?

原来,《夜奔》与《思凡》都是昆曲中的两个剧目。《夜奔》和《思凡》分别是昆曲中武生和旦角最难演的戏。都是独角戏,一人演尽种种曲折。因此有男怕《夜奔》,女怕《思凡》一说。这其实是表面的。更重要的是思想,《夜奔》也叫《林冲夜奔》,取材于《水浒传》中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是造反的思想;《思凡》的主导思想也是造反,反清规戒律。男的上山,女的下山,男的反压迫,女的反清规,归根结底,统一性就在于都是革命造反。所以,统治阶级最害怕这两出戏了。

正所谓敌人反对的、害怕的、讨厌的、悲伤的,就是我们需要支持的、要做的、喜欢的、高兴的。咱们就是要“糟”起来!

最后为表高兴,即兴给大家来一段小色空的唱词:“奴把袈裟扯破,埋了藏经,弃了木鱼,丢了铙钹[ náo bó ]。学不得罗刹女去降魔,学不得南海水月观音座。夜深沉,独自卧,起来时,独自坐。有谁人,孤凄似我?似这等,削发缘何?恨只恨,说谎的僧和俗,哪里有天下园林树木佛?哪里有枝枝叶叶光明佛?哪里有江湖两岸流沙佛?哪里有八千四万弥陀佛?从今去把钟鼓楼佛殿远离却,下山去寻一个少哥哥,凭他打我,骂我,说我,笑我,一心不愿成佛,不念弥陀般若波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自己做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