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怜相救》
(2023-06-06 08:17:29)
标签:
红楼梦 |
分类: 红楼梦 |
下卷 第八十七回 第二节:相怜相救
【原文】
黛玉看了,不胜伤感.又想:“宝姐姐不寄与别人,单寄与我,也是惺惺惜惺惺的意思."
正在沉吟,只听见外面有人说道:“林姐姐在家里呢么?"黛玉一面把宝钗的书叠起,口内便答应道:“是谁?"正问着,早见几个人进来,却是探春,湘云,李纹,李绮.彼此问了好,雪雁倒上茶来,大家喝了,说些闲话.因想起前年的菊花诗来,黛玉便道:“宝姐姐自从挪出去,来了两遭,如今索性有事也不来了,真真奇怪.我看他终久还来我们这里不来."探春微笑道:“怎么不来,横竖要来的.如今是他们尊嫂有些脾气,姨妈上了年纪的人,又兼有薛大哥的事,自然得宝姐姐照料一切,那里还比得先前有工夫呢."正说着,忽听得唿喇喇一片风声,吹了好些落叶,打在窗纸上.停了一回儿,又透过一阵清香来.众人闻着,都说道:“这是何处来的香风?这象什么香?"黛玉道:“好象木樨香。”探春笑道:“林姐姐终不脱南边人的话,这大九月里的,那里还有桂花呢。”黛玉笑道:“原是啊,不然怎么不竟说是桂花香只说似乎象呢。”湘云道:“三姐姐,你也别说.你可记得`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在南边,正是晚桂开的时候了.你只没有见过罢了,等你明日到南边去的时候,你自然也就知道了。”探春笑道:“我有什么事到南边去?况且这个也是我早知道的,不用你们说嘴。”李纹李绮只抿着嘴儿笑.黛玉道:“妹妹,这可说不齐.俗语说,`人是地行仙',今日在这里,明日就不知在那里.譬如我,原是南边人,怎么到了这里呢?"湘云拍着手笑道:“今儿三姐姐可叫林姐姐问住了.不但林姐姐是南边人到这里,就是我们这几个人就不同.也有本来是北边的,也有根子是南边,生长在北边的,也有生长在南边,到这北边的,今儿大家都凑在一处.可见人总有一个定数,大凡地和人总是各自有缘分的。”众人听了都点头,探春也只是笑.又说了一会子闲话儿,大家散出.黛玉送到门口,大家都说:“你身上才好些,别出来了,看着了风。”于是黛玉一面说着话儿,一面站在门口又与四人殷勤了几句,便看着他们出院去了.进来坐着,看看已是林鸟归山,夕阳西坠.因史湘云说起南边的话,便想着"父母若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不少下人伏侍,诸事可以任意,言语亦可不避.香车画舫,红杏青帘,惟我独尊.今日寄人篱下,纵有许多照应,自己无处不要留心.不知前生作了什么罪孽,今生这样孤凄.真是李后主说的`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矣!"一面思想,不知不觉神往那里去了.
【端木持易见解】
古语有云:“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有同样的忧患而互相救援。前者是感同身受,后者是命运与共。前者是情感相同,后者是利益相同。二者在时空上可能会有差异。比如你小时候受过苦,长大了现时变得富有了,那么,你虽然能够理解其他现时正在受苦的人,却不一定能够和他们相互救援,命运与共。再比如,你现在富有了,和穷人正好处在一个饭店里吃饭,结果着火了,你们虽然一时相互救援,但却在情感上,并不相亲相爱。
情感共鸣,利益一致,情感与利益要想统一,而且长期统一,那就必须保证生产和生活中,大家的政治和经济的地位平等,利益一致。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非公有制不可能实现。
黛玉和宝钗的惺惺相惜,不过是经历和境况的相似,只能是情感上的共鸣,感同身受。曹操和刘备,鲁肃和孔明,楚云飞和李云龙,也会惺惺相惜,但也只是情感上的共鸣,感同身受。可是,他们却是不同的利益阵营。如果没有为某个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的局限性,那么,他们也就真的能够相亲相爱一家人了。
大家分灶吃饭,肯定是很难相亲相爱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是,真的在一起,像黛玉、湘云、宝钗等等到贾家来,就一定好了吗?为什么贾家不会对她们惺惺相惜呢?为什么这些人仍然觉得“孤凄”呢?李后主也和赵匡胤都是王,可是到了一起,怎么不惺惺相惜呢?怎么还会“`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呢?有一个段子,可以供大家思考,话说勃列日列夫有一次对工人演讲:好好干,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台下一个工人马上问:那我们呢?勃列日涅夫一时说不出话来。
聚到一起,不代表平等;一个锅吃饭,不代表你可以做主。用黛玉的话说,“今日寄人篱下,纵有许多照应,自己无处不要留心”,一旦屈服,做了人家的附庸,哪里还能“诸事可以任意,言语亦可不避”,更遑论“唯我独尊”了。大家争来争去,争的就是领导权。谁领导谁,这是个核心问题。争来争取,争的就是个私利。“六朝所为何事,只成门户私计”。所以乱了那么多年。
现在世界范围内,天天吵闹,打来打去,所为何事?也不出这四个字:“门户私计”。
在这样的世界里面,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而“我们”究竟又是谁呢?
谁与我同病?谁与我同忧?谁与我相惜?谁与我共命?谁就是“我们”。无论他来自南北东西,无论他什么肤色种族,无论他男女妇幼。
“大凡地和人总是各自有缘分的”,这个所谓的“缘分”,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只要是这个目标还在,你和我,就是“我们”,我们就是有缘人——“同病相怜,同忧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