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哪来福气?》

(2023-04-18 14:55:19)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

下卷 第八十五回 第七节:哪来福气?

【原文】

这里贾母因问凤姐谁说送戏的话,凤姐道:说是舅太爷那边说,后儿日子好,送一班新出的小戏儿给老太太,老爷,太太贺喜。因又笑着说道:不但日子好,还是好日子呢。说着这话,却瞅着黛玉笑.黛玉也微笑.王夫人因道:可是呢,后日还是外甥女儿的好日子呢"贾母想了一想,也笑道:可见我如今老了,什么事都糊涂了.亏了有我这凤丫头是我个`给事中'.既这么着,很好,他舅舅家给他们贺喜,你舅舅家就给你做生日,岂不好呢。说的大家都笑起来,说道:老祖宗说句话儿都是上篇上论的,怎么怨得有这么大福气呢。”说着,宝玉进来,听见这些话,越发乐的手舞足蹈了.一时,大家都在贾母这边吃饭,甚热闹,自不必说.饭后,那贾政谢恩回来,给宗祠里磕了头,便来给贾母磕头,站着说了几句话,便出去拜客去了.这里接连着亲戚族中的人来来去去,闹闹穰穰,车马填门貂蝉满座,真是:花到正开蜂蝶闹,月逢十足海天宽

【端木持易见解】

关键字搜索“福气”二字,红楼梦上卷有4次,涉及的人分别是袭人一次,秋纹一次,宝琴一次,晴雯一次,你看,没有一个是宁荣二府的主子们。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不需要“福气”的。福气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生享福的运气”。你看,荣宁二府的人,哪里需要这个“运气”呢?人家可是靠祖上阴德,生的比较好。而祖上也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拼命得来的。所以,运气之说,只有下层人,才会相信。即便真有什么运气之说,也不可能成为上层人认可的理论。过去他们把一切成功光明正大的归结为祖宗,现在他们都会归结为自己的努力。

下卷有5个福气,贾母三次,凤姐一次,宝钗一次。作者认为,这些主子们过的好,靠的是运气。可见,下卷是下等人写的。而且他拍贾母的马屁,说什么讲话“上篇上论”,就有福气了。“上篇上论”什么意思?“引经据典,有根据”就叫上篇上论。这是什么狗屁逻辑?这是下等人的逻辑。因为下等人要翻身,就得不停的“引经据典”,得把四书五经,特别是别人解释好的、规定好的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考好了,才叫有福气。所以,他们最佩服能够引经据典的八股先生。

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只配做狗,而且是哈巴狗。连人都称不上,怎么可能称之为人才呢?他们大约是以能做狗为“福气”的,所以才会这样添贾母的屁股。

真正的人才,学习经典只是第一步,他们还会用自己的眼光理解经典,甚至批判经典,超越经典,并在实践中,创造经典。你看看历史上,历朝历代那么多状元,有几个是创造经典了的?至今没有一个。

红楼梦上卷写的好,就是因为作者敢反。下卷呢?一切好像都变了,大家都百依百顺起来。总感觉“气”场不对。哪里不对呢?我仔细研究,发现问题就在于,下卷作者无法突破他的时代和层级的局限性。

好的作品,一定是能够超越当下的。上卷作者信心很大,他就说,这些真真假假的故事,并不是某一个朝代的故事。作者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博爱,具有工商业时代的特点,是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而下卷呢?看不到这些了。不仅看不到先进的东西,反倒因为作者退回到了封建的奴才时代,导致很多东西令人发呕。

比如此节,让不需要靠运气的贾母背上“福气”,让整日厌倦应付礼仪的宝玉“乐的手舞足蹈”,让讨厌日常应酬束缚的贾政“谢恩”,“磕头”,“拜客”,都是作者自己杜撰出来的令人做狗,教人发呕的东西。

我越来越觉得,宁缺毋滥,是那么的智慧。我越来越觉得,狗尾续貂,是那么的卑鄙丑陋。

就像近现代以来,很多人为了兜售私货,自行贴金,就无耻的把自己的“蹩脚认识”称之为“理论”,归到“某某主义”的名下,说是“某某的继承和发展”,我常常在想,你们真的配得上吗?

我只能说,这些人真是福气好啊!

我是没有福气的,也不信什么福气。

我只有不服气,但这正是我的希望之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宾客之别》
后一篇:《未婚而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