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工体系整体变迁可能带来的冲击

(2022-03-18 11:55:07)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

上卷 第六十八回 第一节:

 话说贾琏起身去后,偏值平安节度巡边在外,约一个月方回.贾琏未得确信,只得住在下处等候.及至回来相见,将事办妥,回程已是将两个月的限了.

  谁知凤姐心下早已算定,只待贾琏前脚走了,回来便传各色匠役,收拾东厢房三间,照依自己正室一样装饰陈设.至十四日便回明贾母王夫人,说十五日一早要到姑子庙进香去.只带了平儿,丰儿,周瑞媳妇,旺儿媳妇四人,未曾上车,便将原故告诉了众人.又吩咐众男人,素衣素盖,一径前来.

兴儿引路,一直到了二姐门前扣门.鲍二家的开了.兴儿笑说:“快回二奶奶去,大奶奶来了.鲍二家的听了这句,顶梁骨走了真魂,忙飞进报与尤二姐.尤二姐虽也一惊,但已来了,只得以礼相见,于是忙整衣迎了出来.至门前,凤姐方下车进来.尤二姐一看,只见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洁若九秋之菊.周瑞旺儿二女人搀入院来.尤二姐陪笑忙迎上来万福,张口便叫:姐姐下降,不曾远接,望恕仓促之罪。说着便福了下来.凤姐忙陪笑还礼不迭.二人携手同入室中

凤姐上座,尤二姐命丫鬟拿褥子来便行礼,说:“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之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议主张.今日有幸相会,若姐姐不弃奴家寒微,凡事求姐姐的指示教训.奴亦倾心吐胆,只伏侍姐姐。说着,便行下礼去.凤姐儿忙下座以礼相还,口内忙说:皆因奴家妇人之见,一味劝夫慎重,不可在外眠花卧柳,恐惹父母担忧.此皆是你我之痴心,怎奈二爷错会奴意.眠花宿柳之事瞒奴或可,今娶姐姐二房之大事亦人家大礼,亦不曾对奴说.奴亦曾劝二爷早行此礼,以备生育.不想二爷反以奴为那等嫉妒之妇,私自行此大事,并不说知.使奴有冤难诉,惟天地可表.前于十日之先奴已风闻,恐二爷不乐,遂不敢先说.今可巧远行在外,故奴家亲自拜见过,还求姐姐下体奴心,起动大驾,挪至家中.你我姊妹同居同处,彼此合心谏劝二爷,慎重世务,保养身体方是大礼.若姐姐在外,奴在内,虽愚贱不堪相伴,奴心又何安.再者,使外人闻知,亦甚不雅观二爷之名也要紧,倒是谈论奴家,奴亦不怨.所以今生今世奴之名节全在姐姐身上.那起下人小人之言,未免见我素日持家太严,背后加减些言语,自是常情.姐姐乃何等样人物,岂可信真.若我实有不好之处,上头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姊妹妯娌,况贾府世代名家,岂容我到今日.今日二爷私娶姐姐在外,若别人则怒,我则以为幸.正是天地神佛不忍我被小人们诽谤,故生此事.我今来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同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情似亲妹,和比骨肉.不但那起小人见了,自悔从前错认了我,就是二爷来家一见,他作丈夫之人,心中也未免暗悔.所以姐姐竟是我的大恩人,使我从前之名一洗无余了.若姐姐不随奴去,奴亦情愿在此相陪.奴愿作妹子,每日伏侍姐姐梳头洗面.只求姐姐在二爷跟前替我好言方便方便,容我一席之地安身,奴死也愿意。说着,便呜呜咽咽哭将起来.尤二姐见了这般,也不免滴下泪来.

【端木持易见解】

1

最近一直没有更新文章,因为这里的解读,我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凤姐和二姐,都是姐姐,一个大姐,一个二姐,二人“同入室中”,同在一室,同为姐姐,为什么并不能真正的实现“同居同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情似亲妹,和比骨肉”?

社会的名礼、贾府的名门、凤姐的名誉,为什么都没有用?为什么她们在现实中,必然的走向分化、对立、矛盾、冲突和厮杀?

按照以前的解释,我们会把这一切归于私有制。但最近我对私有制有些不太满意了。总觉得,这还不是根本。私有制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呢?

私有制的前提是异化劳动。

那么异化劳动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分工,特别是社会化的分工。

分工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自然分工即性别的分工、天赋差别的分工等等。社会分工即随着生产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真正的社会分工,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人类有三次大的分工,第一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形成了专门从事农业或牧业的劳动者;第二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出现了专门的工匠和独立的手工业者;第三次是商业的出现,产生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

分工是私有制、阶级产生的重要条件,是阶级社会各种对抗性矛盾的重要原因。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产生了社会分工,使一部分人占有了生产资料,专门从事政治、社会管理,成为统治的剥削阶级;另一些人因为丧失了生产资料,只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成为被统治被剥削的阶级,从而产生了阶级对立。马克思指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即剩余】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工愈发达,积累愈增加,这种分裂也就愈剧烈”

当然,分工只是孕育了私有制的条件。并不是私有制产生的充要条件。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

比方说,有一个村庄,他们村的村长,大家都不愿意当,于是采用轮流做的方式,劳动条件、工具和材料,也都采用轮流的方式来分配,也就不会形成私有制了。

但为什么分工后来历史性的产生了私有制呢?变成了它的充要条件呢?

这是因为,分工的稳定性比流动性具有优势,它可以带来更高的熟练程度,从而带来更高的生产力。在生产力成为突出要求的时候,人们就会牺牲自由来满足生产力,满足生存,毕竟生存的优先级要高于自由。

一旦分工稳定下来,社会整体的生产体系也就稳定下来,于是所谓的制度和法律,也就有了存在的基础和条件。私有才能成为这个体系的代名词,被真正的诞生出来。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的进步,分工的不断调整,人们对于自由调整分工的要求就会高涨,而原本的分工体系就会产生巨大的动摇,这就带来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从而,社会的重构,即整体性变革就要到来。

直到社会绝大多数分工都被机器替代,人就必将从分工中彻底解放出来。分工或者说生存的束缚,再也不能束缚人了,新的社会,也就不能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之上了。

真正的人的全面自由的时代,也就到来了。

2

历史主义者说:“不懂得历史,就不懂得现在”。而马克思说:“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克罗齐也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马克思和克罗齐的意思同过去的历史主义者相反,他们认为“不懂得现在,就不理解过去”。这就是告诉我们,历史要为现实服务,文章要为时势而作。

凤姐和二姐的斗争,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他们斗争的本质原因,是来自于分工的差别。

表面看,二姐被收纳核心理由,就是为了解决子嗣问题。凤姐不容易怀孩子,怀了孩子却因为贾琏偷情鲍二家的被发现,气恼、惊吓,又过多操劳等等,最终流产了,还下了红,恐怕也很难怀孕了。贾府有个规矩,那就是“凡爷们大了,未娶亲之先都先放两个人伏侍的。”为什么呢?就是扩展子嗣。而要扩展子嗣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生产力仍然是以人力为主,人多自然力量就大,势力就大,生存空间就大。所以,贾琏敢于为了子嗣,寻找二姐,就因为这个理由。

有人说,按封建男女的分工来说,封建社会,女人的分工就是生育,男人的分工是耕作。凤姐如果也能生育,比如生个男孩子,她根本就不担心二姐来替代她,比如王夫人有宝玉,他就不担心赵姨娘和周姨娘的问题。正因为她没有生出自己的儿子,未能完成子嗣(主要是儿子)的继承问题,所以,她和二姐的冲突,才急剧上升起来。对不对呢?其实,按照妻妾制度而言,即便王熙凤未能生育儿子,二姐如果生了儿子,也只能喊她母亲,而喊二姐为姨娘。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那凤姐为什么如此恐惧呢?

所以,按照男女分工、妻妾分工这个角度,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凤姐的行为。

真正威胁最大的,来自于社会分工。

按照社会分工,王熙凤统管着整个荣国府内部的所有大小事务,贾琏管理荣国府外部事物,而贾珍和尤氏管理宁国府大小内外事物。

如果尤二姐来了,那么,贾赦、贾琏就可以在贾珍贾蓉父子的支持下,反击贾母、贾政、王夫人、凤姐为代表的荣国府,重夺荣国府的一切大权。这就是为什么凤姐从贾母那里回来,挨批而不高兴的根本原因。贾母肯定是要凤姐站稳了立场,不能辅助贾琏夺权。王夫人也让探春辅政,敲打王熙凤,也是对她的防范,告诉她如果不能对王夫人衷心,那就可能被换掉。

一句话,二姐的出现,可以彻底改变荣宁二府当前的分工体系——权力体系!

这才是王熙凤必须处置二姐,以向王夫人、贾母表示忠诚。否则的话,她自己就更要被当做“贼”了。

这也告诉了我们,真正的分工是社会性的分工。

最后,再告诉大家另外一点,那就是劳动的专业化分工是生产的必要环节、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决不会被消灭,相反地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得到不断发展。比如荣国府的管理,谁管理不都是一样吗?分工越明确,管理越细致不是越好吗?

但固定性分工,即不让人自由流动,这才是要反对的分工性质。王熙凤、王夫人、贾母,这些人不愿意流动起来,对不对?这才是他们拼命要反抗的。

先进的人要取代旧的人,新的分工要取代旧的分工,新的体系要取代旧的体系,他们怎么会心甘情愿的让出自己的位置呢?你怎么能让老板们下岗再就业呢?你能靠劝说,就让皇帝退位?别做梦了。

很多人可能要说了,换工作不就可以了吗?请大家注意,换工作一般是换一个工厂,专业的更换,那是极难发生的事情。

怎么消除这个矛盾呢?

那就是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分工,让每一个工序能够简化到,谁都可以胜任的地步。另外一方面,简化到非常明确的地步以后,直接用机器取而代之。

从此,人也就从分工中解放出来了。

分工再也束缚不了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