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乌兰巴托的夜(文/跳楼先生)
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遥望草原之都、红色英雄城乌兰巴托(Ulan
听说是贾樟柯电影《世界》的插曲,给人的感觉很奇特,因为这首歌牵涉到一个“杰出”的导演,我不想去对“人”说些什么,历史是一行字,后人自有评说。只是那夜,该如这草原的夜一般恍惚而迷醉吧。
曾经“欣赏”过余秋雨的《行者无疆》,只是爱上那夜,那北欧无穷无尽的夜和夜里的故事。是啊,北方的夜那是个长啊,不比南方某个城市的动感与狂放。有时候觉得或许正是这漫漫长夜成就了易卜生,成就了安徒生的童话。我爱夜,因为这个时候我可以沉淀一天的纷繁和杂乱,也可以对她说:我爱你。
如果要我选择死去,我也宁愿选择在夜里。那时侯的灵魂也该最干净无匹吧。
死亡,乞丐,囚犯,巫师、鬼魂和那在灯火中闪烁不停的乌兰巴托,生活压抑,性格爆发,语言支吾,感情麻木,我在哪里,一间被淫靡与喧嚣浸泡的酒吧,一扇被欲望与迷茫汇集的玻璃门,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我碰见了那些曾经为生活奋斗不息的普通市民,一样的笑,一样的朴实,一样的信念让我走进了一个镜子背后的世界。那么像,那么真切。却再也折不回来。
那里同样漆黑,同样荒凉,却充满沉默的爱,一个没有女人的世界该是一个多么荒凉的地狱啊,一个没有妓女的世界,又该多么让人忐忑不安。女人天生就是夜里火鸟,那绽放的是一个永远定格的蘖磐。那个拥有70%年轻人的乌兰巴托啊,你为什么让我们的女人如此煎熬与落寞。是什么将这一切变得像一个即将崩溃的梦?又是什么将这梦变得那么现实?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朋友对我说:人一出生就不公平,就像人一出生就要哭泣一样。要想继续活下去,就必须冲破不平等的束缚,接受旁人对你的施舍和侮辱。我不是大丈夫,所以并不能屈能伸,我不是圣母玛利亚,所以不能点化幸福,在我的心里只有一个词:咆哮。于是整个世界就震撼了,脆弱的人们就开始奔走相告了。趁着夜色,将激情、爱情、悲愤之情统统汇聚成一种力量,一种能革命的力量。一种最终革掉自己性命的力量。
人是何其的脆弱,像这同样昏黄、迷茫、闪烁最后脆弱的夜,一不小心就会没有尽头,不再醒来。
一直很喜欢许巍的音乐,平淡却人文,也一直很喜欢贾樟柯这首歌词,或许太孤单,太夜了吧。
穿越旷野的风啊/你慢些走/我用沉默告诉你/我醉了酒/飘向远方的云啊/慢些走/我用奔跑来告诉你/我不回头/乌兰巴托的夜啊/那么静/那么静/连风都不知道我/不知道/乌兰巴托的夜啊/那么静/那么静/连云都不知道我/不知道/
游荡异乡的你啊/在哪里/我的肚子开始痛/你可知道/穿越火焰的鸟儿啊/不要走/你可知道/今夜疯掉的/不止一个人/乌兰巴托的夜啊/那么静/那么静/连风不知道我/不知道/不知道/乌兰巴托的夜啊/那么静/那么静/连云不知道我/不知道
但我清醒,因为清醒而去买醉,因为清醒而去沉沦。有人说,跳楼注定是一个为感情而牺牲的人,我无奈,好象在说我会消失在一个灯红酒绿的风花雪夜一样。自古多情空余恨,那也是对生活的疯狂挚爱,其实那些推杯换盏、凄凄迷迷的日子离我们很近很近,只因为我们都在夜里,都在听这首《乌兰巴托的夜》。一不小心就感动,一不小心就迷路,一不小心就脆弱。
再回首,夜更深,音乐继续。
跳楼先生2006年4月3日于满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