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贩:别让城管“特别委屈奖”再变味

标签:
道德观察记者观察社会家庭社会热点事件评论文化新闻观察娱乐杂谈 |

【导读】——据《新华网》报道称,日前,在江苏江都市召开的城管工作年度总结会上,一名城管队员获“特别委屈奖”。该队员在9月4日处理一次占道经营时,遭摊主辱骂并被摊主撕破衣服,但相持三个多小时,这名叫臧斌的队员始终坚持说服教育,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这是江都市城管部门近来人性化执法、推行“交朋友工作法”的真实写照。
商贩:别让城管“特别委屈奖”再变味
众所周知,城管部门担负着维护城市正常秩序的职责,拥有执法权。作为政府执法部门,加强动态监管,对违反城市管理的种种不良行为进行教育和处罚,公众不会颇多微词。因为一个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环境,不仅可以维护城市的正常运行,还能愉悦市民的身心,让市民在这个城市大家庭里,享受现代城市生活带来的乐趣。只要城管人员文明执法,树好形象,“猫捉老鼠”的游戏,就不会成为城里市民每天看得厌倦的剧本。
笔者从这篇报道中了解到,江苏省江都市城管人性化管理得到了众多摊主的理解和认同,尤其是所有城管队员亲切称呼对方“大叔、大妈、老大哥、老大姐”亲情管理,拉近与摊主的距离。在街头炒栗子多年的王老伯说:“在报纸上看到许多城管队员不光骂人,有时候还打人呢,至于踢摊子的事情几乎是家常便饭,我们江都的城管一口一个老大伯地叫,真不简单!将心比心,我们也得自觉配合他们工作”。
江都市城管鼓励和支持城管人员平等对待摊主,把他们视为大叔大妈、兄弟姐妹,并提倡“交朋友工作法”,要求城管队员多与摊主交朋友,尤其是要与一时难以管理到位的摊贩交朋友,并把此作为一项考核任务。
从江都市城管“特别委屈奖”的背后,让我们看到了行为文明规范,严格依法执法、文明执法,体现了城管执法人员的优良素质,展示了城管人的良好形象,表现了很强的法纪观念。特别是面对违法相对人的打骂侮辱,执法队员臧斌同志始终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坚持原则,依法管理。
在臧斌同志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江都市城管人热爱城管、爱岗守职的敬业精神,执法爱民、忍辱负重的奉献精神,奋勇争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顾全大局、友爱互助的团结精神。臧斌同志的行为,不仅维护了城管形象,而且赢得了在场群众的高度赞誉,也为有关部门依法处罚赢得了主动。
为褒奖臧斌同志的执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全面塑造城管执法新形象。江都市城管决定授予臧斌同志“特别委屈奖”。希望全局执法人员认真向臧斌同志学习,发扬城管“四种精神”,努力把江都市城管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法制之师,为实现环境倍优奋战年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个应该值得倡导。
之所以各地方在执法体制、执法程序、执法方式与手段上存在千差万别,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国城管执法开展试点以来,一直处于没有一个基本的法律规范可以遵循。在中央层面统一立法的缺位,易于造成各地自行其是,产生诸多问题,当务之急,应当研究、总结城管执法实施以来的经验,及时制定一部得以指导全国城管执法的文件。
笔者认为,要杜绝城管暴力执法事件,还必须从制度层面着手,加强对城管权力的监督、制约。权力缺少约束,犹如脱缰之马,这无疑为暴力执法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将权力运行纳入法治轨道,用法律来约束执法者的言行,同时提高城管人员准入门槛,严防素质低下者混进队伍中,才是斩断城管“暴力执法”之手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