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访高棉D8单车骑行大小吴哥

(2013-08-16 21:08:07)
标签:

柬埔寨

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

吴哥寺

旅游

分类: 吃完有点闲
吴哥行第八天,踩单车去巴戎寺、吴哥寺。

在柬埔寨的日子里,我的作息头一回如此规律。七点之前起床,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在寺院奔波一天,傍晚或晚上游一会儿泳,在疲惫的催促下早早入睡。自行车是酒店免费提供的,要骑去吴哥,不过半小时的事。

距离吴哥护城河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因为总有游客和当地人喂食,总有一群猴子出没。

我带了水果糖给它们,剥开后放在手里,它们会大胆靠近,从容地从我手中接过。(照片里的糖纸是它从我包里抢的)

几只小的肆无忌惮地从我小腿往上爬,骑到我肩上头上,哈哈。我只好举白旗。然后它们占领了我的自行车,啃车子的把手和坐垫。当第四只猴子上车时,自行车终于翻了下来。

浅浅的护城河倒映着巴戎寺。

难得的保存完好的石狮,与被盗走头颅的金刚力士。

巴戎寺共有49座四面佛塔,算下来有一百九十六个巨大而安详的佛面。


在一双双慈祥与威严兼备的佛眼注视下,穿行其间,个中感受难以言表。

蜚声国际,被印在纸币上的,高棉的微笑。

虽然历经暹罗屠城、王朝弃城、红色高棉数个宗教断层,今天的巴戎寺、吴哥寺仍然作为信仰的中心,日夜召唤者虔诚的高棉佛教徒。

一路走走停停,其实到达巴戎已经快上午十点,在巴戎寺晃悠了一会儿,竟然渐渐安静了下来。游客们都吃饭去啦!偌大的寺院内,游客寥寥,真好。像他们这样,坐在窗口看风景,然后自己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被人观看或拍摄。

护城河边,一位小僧人拿手机拍摄巴戎寺。

离开巴戎寺,去寻找十二塔庙附近的一座小寺:圣皮度寺(Preah Pithu)。这座寺院隐藏在战象平台对面的树丛中,极易被人忽视,旅行团是不会光顾这里的。

暹粒有很多妇女为Apasara公司(负责经营吴哥景区票务、古迹卫生维护)工作,她们每天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前往寺院,清扫、除草、拔除古迹上新长出的树苗和藤蔓。她们是维持着吴哥之美非常重要的一份力量。

被盗走身体后,留在寺院内的一双双触目惊心的脚。

圣皮度寺并不高,快登顶时,透过最后一道门,隐约看见有一些盘坐的佛陀,从损毁的塔顶漏下的阳光将他们打亮。

慈眉善目,体态纤瘦,盘坐的姿势让人觉得宁静。

走进中央殿堂,才发觉佛像环绕了整整一圈。

一头白牛被主人留在寺院外吃草。似乎在千年长河里,高棉人不曾离开过吴哥。实际上自十五世纪暹罗入侵真腊并进行血腥的屠城,再到1860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将隐藏在丛林中的吴哥公诸于众,这里已有三百多年无人生活。

下午,去看吴哥寺。恰逢当地中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参观吴哥寺,细细观看第一回廊墙上壮丽的浮雕。
吴哥寺第一回廊的浮雕可谓一幅超长连环画,将印度古代两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出来。同时也描绘了战争场景。(与之相比,巴戎寺的浮雕画卷则将一部分笔墨用在黎民的日常生活上,使得其更具打动人的魅力)

在吴哥寺蜚声世界后的一百多年里,参观者是可以触摸浮雕的,这点我们可以从被摸得发亮的浮雕上看出来,也不能说触摸行为是对文物的破坏,反倒让浮雕因为颜色和质感的改变而变得更为突出了。而现在,浮雕与游人之间已经拉起了隔离带。

一处未完成的装饰性浮雕,可以看到已经被镂空的部分,和浅浅地勾勒了轮廓的部分。
“从看得见的地方开始雕刻”——这是吴哥古迹修建的一个原则。因为在千年前,吴哥寺院的建造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工期,因为君王的驾崩或战事来临,修建工程随时都必须结束,所以,浮雕必须从看得见的地方开始雕刻。

完成了的精美浮雕。
吴哥寺几乎难以找到不被雕刻装饰的地方,对装饰性雕刻的过分追求,甚至达到了“病态”的地步。



回廊内,一尊尊残缺的佛像,齐齐地被偷走头颅,被后人清理后摆在这里。从窗棂透过的光栅打在它们身上,直叫人五味杂陈。

很遗憾,今天吴哥寺的中央殿堂因为清扫关闭一天,不过我的7日套票还很宽裕,一定会再回来的。
中央殿堂的平台基座上,一群身着高棉戏剧传统行头的少年静静地坐着。他们的“经理人”则站在旁边,不时向游客兜售他们的服务——和演员们合影吧!

终于有一个白人老太被打动了,站在他们中间,按照三套造型拍了三组照片。至于收费,“经理人”说“随你喜欢”。

象征王国治水的四个圣池边,三个身着素衣的僧尼,静静打座。

即将日落,游人开始退出吴哥寺。参道上,当地人愉快的合影。

(写到这里,已经是8月12日中午11点了,今天晚上我就要飞离柬埔寨,而我的7日套票还有一天可用,所以一会儿就要退房,然后最后一次去吴哥寺,进入中央殿堂。吴哥行日志的其余部分,要回国后再整理发布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