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宋代汝窑 |
汝窑的红晕现象
迎光细看汝窑瓷器,在合适角度可以观察到胎体微微泛红,若隐若现。有人研究:粉红色的汝州玛瑙以微融未融的状态存在于汝窑陶瓷釉中,形成了独特的红晕现象。
有人研究发现,凡无纹的汝瓷都没有泛红的特征。而且这种泛红的现象大多都出现在天青偏兰和天兰的釉面上,泛红的特征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化,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认为汝瓷釉面泛红与红玛瑙入釉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人从各大博物馆和国际一些知名藏家的汝瓷里发现,在窑内向火面和背火面两面釉色的对比,向火面内的红玛瑙因受到较高温度的溶解,颗粒浮出面积较大,泛红明显。而背侧红玛瑙的洁净体未被破坏,泛红不是很明显。这也就说明了"釉面微微泛红"与烧成的温度和降温的快慢有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汝窑天青釉托盘
南宋人周辉在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所著的《<清波杂志>卷五》中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艰得。”
宋代杜绾《云林石谱•汝州石》:
玛瑙矿石,2015年清凉寺窑址出土
北宋晚期
2015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我们自己收藏的玛瑙石牛
文献:
清
民国
民国赵汝珍《古董辨疑》:“……土细润如铜体……因其土中含有铁质故呈淡红之色”
清·佚名《美术丛书本》四集一辑第312页:“汝窑,釉水肥厚莹润,骨肉泛红色,间有桔皮棕孔”。
所谓“铜体”就是指汝窑釉面若隐若现的泛红色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