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她爱笑,笑容是那么地甜美,见到她的人,都会被她的笑所感染,一种忠诚与友谊,欣赏与信赖,不由自主地在彼此之间建立。她叫胡莲花,铜鼓奇迪鞋店老板。
胡莲花第一次与贫困打交道,是十多年前在乡下亲戚家做客。见到一个男孩在河边玩耍,大冬天身上没有棉袄,脚上没有袜子,一双破旧的解放鞋露出了脚趾,寒风中,孩子冻得瑟瑟发抖。她向亲戚打听,原来这个孩子的父亲去世,妈妈走了,跟着奶奶,因为没有钱,正失学在家。作为一个妈妈,胡莲花心痛了。从此以后,胡莲花就承担起了这个孩子的学费,一年四季的衣衫。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天,孩子过生日,胡莲花买来蛋糕,柔和跳动的烛光里,孩子泪流满面地叫“胡妈妈------”,而今,这个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在沿海参加了工作。
为贫困孩子义卖
就是这样,胡莲花与慈善结了缘。只要知道那里有贫困孩子,她要么送去书包等文具,要么送去衣服,要么承担学费;只要知道那里有孤寡老人需要帮助,她会送去食用油,大米,衣衫和被子,有时间的时候,她还会来到老人身边,陪老人聊天,为老人修指甲,剪头发,洗脚。胡莲花做这些事的时候,非常低调,从不与人说起。她说:自己也有老的时候,也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
几年前,志愿者在铜鼓如火如荼,红马甲穿行在铜鼓的城市乡村,如一片美丽的风景。有人对胡莲花说:花花。你那么喜欢做好事,就到志愿者里来吧。从此,胡莲花就成了一名志愿者。
在社区为留守儿童献爱心
冯欢是一个身患脊椎膨出炎的孩子,十多年来,大小便没有知觉,都是妈妈兰爱红不抛弃不放弃,背在背上求学;是志愿者帮她筹款,送到深圳医治。兰爱红对女儿冯欢无私的爱,志愿者为冯欢的付出,深深地打动了胡莲花,她深刻地领略到志愿服务的意义。那是冯欢从深圳求医回铜鼓,寒风中,为了接到冯欢,胡莲花和几个志愿者一起,在车站守候三个多小时,直到十二点多。回到家里,她即将参加中考的女儿,为了等她,都伏在书桌上睡着了。以后,胡莲花加入到了为冯欢献爱心的行列,和志愿者一起,为冯欢筹款,为冯欢送娃娃等玩具和食品,回带溪娘家,她会特地弯到古桥,冯欢一家仿佛和她成为了亲戚,一箱牛奶,一袋尿不湿,一包零食,关爱着冯欢,温暖着这一家子。
关爱冯欢
那是前年的母亲节,一个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提着一袋苹果,来到奇迪鞋店,店员好奇地问她找谁?女孩说:我要找胡妈妈。原来,这女孩叫李缘,是县职业高中的一名学生,家庭贫困,又患有轻度脑瘫,胡莲花知道后,经常去职高看她,给她买这买那,还把李缘带到家里,让她和女儿交朋友,周末一起去郊外郊游。那时候,李缘的妈妈在外地打工,胡莲花就像妈妈一样,给了她温暖,给了她深深的母爱。
胡妈妈在看李缘
有人说:花花,你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做生意上,你会赚更多的钱。作为开店的老板,胡莲花坚持诚信经营,用自己的热情和真心对待店员,对待每一个顾家。追求优质服务,保证货真价实,是胡莲花的追求。即使遇到难缠的顾家,胡莲花总是耐心解释,笑脸相迎。胡莲花说:人家到我店里买东西,是对我最大的照顾。让顾家满意是我最大的责任。无论那一次生意,无论多大的生意,她宁愿自己少赚一点,甚至吃亏,也要做到让顾客满意。
天使笑容走进校园
还有人说:花花,你吃了饭,没事干。那么多贫困的人,你帮得过来不?胡莲花总是付之一笑,这笑容美丽动人。安排好家里的事,安排好店里的事,她又出发,行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
几年来,只要志愿者有活动,都有她胡莲花的身影。走遍铜鼓县所有的敬老院,为老人理发,洗被子,包饺子;当康复中心智障孩子的编外妈妈;
春节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去留守老人家慰问;在西湖广场参加义卖为贫困家庭的孩子筹学费,为残疾孩子筹医药费;走进温泉、带溪、三都等乡镇癌症病人家送钱款;走进带溪西村孤寡老人家送被子;走上街头当义务交通宣传员,走街串巷宣传生态文明县建设------哪里有需要,那里就有志愿者!那里有志愿者,那里就有她胡莲花!
宣传交通法规有她
胡莲花说:做一个志愿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开心,很快乐。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也收获着友谊。她的行动不仅感染着家人,丈夫和女儿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也感染了她的朋友,纷纷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和她一样,如一朵朵夏天的莲花,映日芬芳。
一朵莲花,为爱芬芳
前一篇:善意不能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后一篇:在墙壁上做数学题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