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索“校长嫖幼”真相只会伤害孩子

(2013-05-16 09:19:57)
标签:

休闲

昨天下午,万宁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就校长嫖幼事件接受京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现在公安机关在没有最后的结论之前,从今天上午,省公安厅已经指令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担心会影响整个案件的侦破。等最后的结果出来,我们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海南万宁校长嫖幼事件曝光后,公从与舆论一片哗然。大家在愤怒的同时,纷纷追问真相。期待真相的公布,让犯罪分子无处遁行,受到法律的严惩。面对舆论与公众的狂操,万宁有关方面感受到的压力可想而之,但是,最后结果出来,也就是真相出来,是否一定要“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社会是否有必要第一时间知道真相?值得商榷。
在司法实践中,法律规定,涉及个人隐私及未成年人案件不公开审理。它体现了法律对个人隐私的保护,特别是社会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护,是司法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体现。在万宁发生的校长和机关工作人员嫖宿小学生的事件中,受害人都是未成年人,她们未来的人生之路还很长,在整个事件中,不管真相如何,她们的身体与心灵都已经受到了非常大的摧残与伤害。真相对她们来说犹如噩梦,不想回顾,不想重现,更不想扩散。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公众包括受害人的家长,我们的这些成年人,在追问真相的同时,是不是要考虑一下这些孩子们的感受?
海南校长嫖幼事件不过是一起刑事案件,之所以演变成全社会关注的公众事件,就是因为当事双方的身份伤害了公众敏感的神经与感情。也不排除媒体与某些人对嫖幼事件本身的猎奇,为了满足自己与他人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情不自禁和不负责任的狂欢。此外,万宁有关部门在嫖幼事件曝光后,应对媒体的不当表述。使家长产生误解,让公众产生迷惑,加剧了事件的复杂性。其中诸多的教训,值得深思与吸取。
因此,如果前段时间,嫖幼事件的冲急力,媒体的曝光,让家长、让社会公众怒不可竭,怒发冲冠,已经对公安机关的办案造成一定的压力与干扰,是在当事人及其亲人的伤口上撒盐。那么,后一阶段,我建议公安机关保持法律与人性的冷静。虽然真相只有一个,但是,真相只能让受害人的监护人也就家长知道。而没有必要也不能“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为了孩子,我们所有的成年人特别是媒体,都适而可止吧,别让“校长嫖幼”的真相再一次伤害了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