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待跳楼悲剧之后,问题少年的变形重生

(2012-04-18 15:58:07)
标签:

杂谈

期待跳楼悲剧之后,问题少年的变形重生

 

刘辉

 

2012413日晚1930分左右,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一班14岁的女生李欣玥因为不想剪头发,从自家五楼的窗户跳下,14日早晨,因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爱她的父母、亲友、老师和同学们。

 

剪头发是一件多大的事?然而就是这么一件在大人看来小而又小的事,一个花季少女用生命的终结,说了一个。我们在为女孩轻率的一跳痛惜、惋惜,对女孩父母寄予深深同情的时候,也在思考着中国教育中问题孩子的教育之痛。

 

首先是家庭教育之痛。独生子女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小皇帝”就成为了这一群体的代称。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没有了因为有兄弟姐妹的竞争,而自我养成的忍让与宽容、团结与奉献的人生优点;没有了因为父母工作忙无暇照顾自己,而自我养成的自立、抗压的生存能力。相反,由于独生,成为宝贝。长辈们慈祥溺爱多于严格要求,为他们的成长什么都想到,什么都做到,唯一没有做到的是------放手,放手让他们在生活的风雨中懂得忍辱负重、自律自强。于是,自私、狭隘、偏激、另类,唯我独尊,反对约束,我行我素等等,这些性格中的弱点,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在他们身上体现。湖南卫视《变形记》中,那些来自城市问题少年就是独生子女群体中的一些典型代表。

 

其次是学校教育之痛。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落实素质教育,但是,在升学、就业巨大压力下,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思想支配下,一方面社会与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倡导减负,另一方面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各类的培训班越办越多,学生没有节假日,没有了与社会与大自然接触的时间与机会。学生的成长过程缺乏了在社会中迎风沐雨、抗压化危的关键一课。加之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孩子要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拼爹,就只能靠拼成绩。才能为孩子以后考入好的学校,谋取好的职业,打下厚实的基础。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重成绩提高,轻素质与能力培养,特别是心理素质的辅导更是缺失。管理方法的制度化,落实过程突击化,强搞一刀切;缺乏人性化、细节化,忽视学生的个体感受与个性特征。结果好心办坏事,因为制度漏洞或管理粗放、工作不细致酿成悲剧。

 

14岁的李欣玥仅仅因为不想剪头发,就轻率地一跃,成为了爱她的父母、亲友、老师和同学们心中永远的痛。悲剧的产生,固然有她性格中的弱点。但是,悲剧给教育、给我们这个社会敲响的警钟,重重地撞击在我们的心上,不能轻易放过。而是悲剧之后,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深深地思考,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问题孩子,才能够让他们真正地变形重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