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常常愿意回到乡下去,大约乡下与故乡、童年这样的词贴得近一些。
那时候的乡下生活,要比现在辛苦很多,可再艰辛的童年,回忆起来,总是美好的东西居多。比如天蓝水清,草绿花红,莺歌燕舞,桃李芬芳……这些词形容过去一点儿也不过分。可是,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将我们慢慢地推离童年,推离故乡,推离这些美好的感受呢?
我至今犹记得,爬上树去吃那涩涩的毛桃与毛杏;钻进地里头,拔那带泥的萝卜和小葱吃;或在野地里,烧玉米、毛豆子、土豆,吃得嘴边焦黑;大热天在溪水边趴下牛饮一气;雪景天吃那洁白的带有尘土味儿雪球;有时不小心让镰刀割破了手脚,就随手抓一把糖土捂在伤处止血……
那时,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吃食的安全问题,如果有这样的念头,那简直是亵渎,就像是对神的不恭或对父辈的不肖一样,让人痛恨与耻辱。小时候,我们吃馍的时候都是双手掬着吃,只要掉地上一粒,都要捡起来吹吹吃掉的。我想,这不只是饥饿的缘故,而是吃食在人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
现在,我们对吃食会那样尊重吗?
前几天,我又去了乡下,看到了乡亲们种了一畦畦的卷心菜,煞是鲜嫩好看。当我走进他们的厨房,却没有看到卷心菜的影子。问及原因,得到了回答是:“卷心菜打的药最多,打一层包一层!”
这让我感到悲凉,不仅仅是为农民这个词,这个千百年来代表着老实本分的词,更多的是为我们这个世道,这是个有毒的世道。
站在乡村的边上,面对日渐荒芜的家园,我感到死无葬身之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