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陆永基《太湖》新一期《卷首语》(草稿)

(2007-01-01 18:20:55)
《太湖》新一期《卷首语》(草稿)



    将杨沐、莫大可、兰质慧心、朱子青四人文章作为一组并刊发重要位置,显然有着特别的意味。其一,都是从博客文章上精选下来的,其二,表达本刊编者对网络媒体文学的关注与欣喜。
前不久有采访问:感觉上,纸质媒体文学与网络媒体文学有什么区别。想了一下,便作了如是回答:感觉上,纸质媒体文学像花园,网络媒体文学像原野。花园里会有参天大树、奇花异木抑或衰杨败柳,但都经由特定的理性与审美的鉴定与抚摸。原野则不是,原野所呈示是驳杂,是斑斓,是高雅与粗俗的共欢,是幽兰与稗草的杂陈,是生命未经修正的舒展,是情感不加笼头的恣肆。它所存在的唯一前提便是内心对文字的呼唤抑或文字对内心的娇宠。
《才华埋没与理想浪费》是杨沐丰富而厚实的博文里一篇并不很起眼的对话录。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步入文学的才华出众的女作家显然有着对文学很深衷的情结。我们甚至无需领略那部洋洋50万言的长篇《ZC》便能感知她抱负的志向与追求,便能感知她对文学所倾注的热望与失望。偏颇是无疑的,而文学的偏颇又是那么的必然与必须。我们不必深究她对索尔仁尼琴、菩鲁斯特、昆德拉等等人物的好恶及其理由,从中至少可以强烈地感受作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作家,一个以思维与情绪存身的文学生物理应具备的独立与傲持。
莫大可很年轻,而且似乎也并没将文学作为人生的主要标的。然而,他的对文学以及与文学相关范畴的踏勘与探索却是那么认真,那么具有专业的神情。他有许多以文学方式书写的历史人文笔记,都透发出令人讶异的敏锐与灵动。《寂寞凌迟》该是一篇散文了,却怎么都能感觉到虚构与诗化的魅力。寂寞的凌迟,此种命题与诠述,此种意象与氛围,阅罢很难按捺得住内心的惊奇与赞叹。
朱子青单纯清新的气息是扑面而来的,这个天山脚下的小伙子身上总有一种让你感动的真诚。看他的博文,你会不自主地认真起来,端庄起来。会由衷感觉文字之于文学还确实止是符号,其真正的精魂是文字背后的心灵。《一位穆斯林与一方坟墓》写得十分从容,十分淡定,没有那种惯见的因涉及宗教了而故作的玄奥与矫情。你会觉得他笔到了就是心到了。所以,实际的感染力是远过于那些摆出莫名架势的浮文躁章的。
兰质慧心或许是文学博客中的一个奇迹。在还没写出什么像样东西却一再自诩的文学习气盛行的当今,你很难想象一位从未涉身文学或者至少没有以为涉身文学的人出手就能呈现那般教人感叹的文学感悟与高度。许多时候,她的才情是通过对一些博文的理解与评点来体现的,精微的分析与精准的表达都流溢出幽雅美妙的馨香。《短暂桃花》是具有鲜明博文私密特点的心情笔记,其行文与立意的美感都丝毫不逊一般意义上的散文。看过了会有让人震颤的真切与感动。
必须指出的是,许多网络媒体文学的写作者同时也是纸质媒体文学的写作者。然而,那支书写纸质媒体文学的笔一旦碰触网络媒体文学了,不自主地就会流泻与散发原野的气息,这或许便是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支歌
后一篇:丢掉卡夫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