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教授的战略》24
(2024-02-04 21:38:29)分类: 教授的战略 |
打开电视,哪天没有历史剧,跑不了帝王剧、清官剧、武侠剧,现在还有——反腐剧。康熙皇帝,你们知道外国人看了后怎么说,说是现代中国的黑社会!教授此言,我怎么也不能理解,康熙跟黑社会有什么相似之处。我们这些人看了没什么,知道那是假的,可孩子们也在看,他们并不知道那是假的,而且还在学,等他们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多可怕呀!我几乎与电视绝缘,但以前也断断续续地看过《康熙王朝》,陈道明的出色演技把康熙演得确实是个英明的君王,我都佩服起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啦。女儿也爱看,她也认为陈道明演得好。别以为这些“戏说、演义”是拍着玩的,大家当成消遣娱乐,这些帝王剧、清官剧、武侠剧、反腐剧的一窝蜂似的出笼,是有其现代背景的。为什么会冒出这么一大堆电视剧?因为现实有这样的需要!
中国的老百姓自古至今都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不是靠自己争取到,而是指望有个明君、好皇帝为自己做主,甘做一个稳奴隶——这不就出来了渴盼一个好帝王的帝王剧嘛!如果没遇上好皇帝,就希望能有好官好好劝皇帝,这个父母官还公正廉洁不贪,少从百姓身上刮油儿,这就是草民的福分了——于是颂扬清官的清官剧出来了。好皇帝、清官都没碰上,没别的指望了,就盼着有身怀绝技、救民于水火之中的侠客出现,能为自己解除苦难。中国的平民百姓经过几千年的奴役,不但从外部丧失了拯救自己的权利,而且死心踏地地接受了被奴役的现实,并从意识里就自认为天生如此。中国一直是人治的社会,而不是法制!漫长的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人治”和“治人”的历史。现在的贪污腐败的猖獗,老百姓看的那些反腐剧觉得过瘾解恨,还是靠人治才能最终揪出一个大贪来。你们看,追查腐败分子的案子都是查着查着就查不下去了。这时就会出来一个比腐败分子官儿还大的大人物,通常这个大人物是当地的一把手——书记,而且多半是不在当地,不是外出考察,就是上中央党校学习,等到案子查不下去的时候,他就回来了,下道指示:严查,要一查到底!这样案子才会有进展,腐败分子才能被绳之以法。还是靠人治——权力——解决事情!在2002年6月7日的《工商时报》上刊登一篇文章,《电视剧造孽》,就是痛斥那些编剧、导演们不负责任,或者说是缺德,联手强化着中国人的臣民意识,巩固渴望“永做稳奴隶”的心理,迎合了渴望被拯救、渴望有人替自己做主的心理。我也给广播电视局讲过课,这些观点我毫不保留地送给了他们。孙教授的这番话并不叫我意外,以前我看过此类言论。我猜他大概也看过王跃文写的短文集,发表在新浪读书网上的《有人骗你》。中国历来都是宣传是政治的风向,如果你细心,就会从报纸、电视上嗅到政治动向或潜在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