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的画内画外音
(2023-10-23 20:44:04)
标签:
《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方方 |
分类: 读书 |
近日接连看或听了几篇FF的小说,多是旧作,写于二三十年前的。
《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2002年发表)里瑶琴对杨景国的爱太稀有了,人都死十年了还念念不忘,古今少有,相对来说,陈福民伺候植物人妻子近十年由爱生恨更符合人之常情。瑶琴的爱属于病态,因此不能正常对待后来陈福民的正常要求。瑶琴心目中的杨景国完全被幻化美化神化了,真实的杨景国肯定不是那样的。
我想,假如把这两对儿倒个过,杨景国没被当场撞死而是成了植物人,瑶琴还会十年如一日地爱他吗?作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设计了瑶琴把陈福民打成植物人的结局,其实也不是结局,当然,小说用不着再往下写了,读者自然会想到前边那一问。
如果陈妻死了,陈就不会生恨,也会满怀爱意地回想她,但不会像瑶琴一样念念不忘,还会开始新的生活。情感架不住时间的稀释,再强烈也会淡化,这是正常人心。所以,瑶琴之爱不会动人只能骇人,而且真的害了人,害了陈福民,也害了她自己。
小说结尾让瑶琴“了断”了,了断了对杨景国的爱,她要把这样的爱投注在植物又醒来的陈福民身上,可以理解为愧疚和补偿,但说到底,这都是由她的悲剧人格铸就的,她把爱变成了精神牌坊。
我注意到一个不起眼的情节:小说里陈福民调查的杨景国的“真相”真的就是真相吗?这个在小说里不重要,不过,它提醒我们现实中人,在看一个人时不能光看他在你面前的表现,还要想法看看他不愿让你看到的方面。时刻谨记:人无完人,一个人如果让你感觉过于完美,不是你爱上或崇拜他(她),就是他(她)在特意表演给你看,若是后者你就要小心了,一定要提防他(她)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