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韩少功翻译的《惶然录》
(2023-10-01 21:10:34)
标签:
《惶然录》
韩少功译
佩索阿
|
分类:
读书
|
翻看葡萄牙作家佩索阿的《惶然录》(韩少功译),是一段段日记体的结集,或者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随笔,其中有一段对当下热衷旅游的人倒也切题:
“在另一方面,遍游全球的旅行者,走出方圆五千英里以外,就 再也不能发现什么新鲜事。他总是看见新的东西。但哪里有新奇,哪里 就有见多不怪的厌倦,而后者总是毁灭前者。这样,真正的聪明人能从 自己的躺椅里欣赏整个世界的壮景,无须同任何人说话,无须了解任何 阅世之法,他仅仅需要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五种感官,还有一颗灵魂里 纯粹的悲哀。”
佩索阿说的是枯燥的内心生活反会产生无穷的想象,这是对作家、思想者而言的,对于普通人根本不适用,没有普遍性。他接着写道:
“如果我是某个人,我就不能够进入想象中的这个人。一个会计助理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罗马国王,但英国国王不能,因为英国国王已经失去了把自己梦想成另一个国王的能力。他的现实限制了他的感觉。”
这有点太哲学意味了,事物太过具体化就失去了想象的空间,或者说,人想象的都是自己做不到、成不了的样子。
佩索阿1935年就去世了,这本《惶然录》距今九十多年了,他的本意并非针对旅游的猎奇性,但我们现在常提到的、比如我之所谓“风景在心”的理念在他那儿就有雏形了,或者说,我们今天流行的一切都不新鲜,都能在从前乃至两千多年前找到根源,比之古之贤人,今人实在说不上有多高明,谈不上发明,顶多算是引申光大。
这本书的文体很新,与当下的口味相类,译者韩少功是作家,是不是他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作者的原意呢?韩少功作为作家是一流的,作为译者我还头回知道,他会不会无意中化进了自己的想法或者现代的意识?我不能这样揣度既是作家也是翻译的韩少功,相信他的翻译是本着忠于原著的原则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