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看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上)
(2023-09-26 20:51:26)
标签:
《红楼梦》刘心武 |
分类: 读书 |
读了一天的刘心武,半本《刘心武解密<</span>红楼梦>》吞下肚,直弄得脖子发酸,若非西来的阳光照到了屏幕上,我还要接着往下看。
刘心武讲的红楼看得我好生佩服,人家不光小说写得好,还懂那么多的东西。他自称探佚红楼,但要上电视论坛还得有演讲的口才。《钟鼓楼》里他已显露出对建筑知识的在行,而且他还能做画,温榆斋随笔里提到好多回他外出写生所遇所见之事。是啊,没有这些综合性的知识,是写不出那样的文字的;如果没有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体制、家族观念、生活方式的了解,没有对清朝康、雍、乾时代背景的深刻把握,没有对曹氏家族几世浮沉与皇族关系的明析,没有对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和心态的体察,是探不出那么些东西来的。
我也看了红楼,一年多前还边看边写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那简直就太皮毛了。单凭一部通行本《红楼梦》,是无法知道这些的,还得深挖更多版本的《石头记》,而我所看的已被高鄂改得偏离了曹雪芹的原义。
看红楼时,我也觉得秦可卿之死有点怪,但不明就里(光看一本书也的确找不到原因),看了刘先生的分析才恍然大悟。没有脂砚斋的批注是看不懂红楼的,但没有自家的理解也推不出刘心武的结论。所以,刘心武的“秦学”确是自成一家的红学支流。
刘心武一路解析下去,有如探案一般,循着书中的蛛丝蚂迹,推理出案件的因果。虽有几处推断近于牵强,但总体来说是可信的、有说服力的。有人说刘心武在自圆其说,那你得能圆上啊?反正我没想出秦可卿还有别的什么来历才会合于书中曹雪芹的真意,而按刘心武的说法就能合理地解答那些怪异之处。
以前,我对红学很是不屑,一部小说又不是史料,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来论去,不是很无聊吗?一部红楼养活了多少文人啊!但刘先生的分析的确有见地,让我看到了我所不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