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里种地人的天然感悟
(2022-12-07 22:02:56)
标签:
《命运》蔡崇达 |
分类: 读书 |
《命运》里写到阿太初学种地那段很好,听那教他们种地的老爷爷(郭地瓜)怎么说的:
“我又不是在帮你们,我在帮这块地。这块地性格那么好,可不能被你们糟蹋了。”“你这傻丫头,叫它土龙是要吹捧这些土的。它们一高兴,产的口粮可多了。”
“糟不糟蹋别问我,你问地就知道。如果地里长出茂盛的花,那就是这块地同意了,还开心地在笑。”
他用牛粪烤好了地瓜,香味立刻引来孩子们肚子的咕咕叫,老头说:“对吧,肚子知道什么是香的。”
一辈子靠土地活着的老农对土地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有的人把一块地当作一个世界,有的人把一个世界当作一块地,哪有什么对错。”
儿子不想种地,参了军,老头也想得开:“你就去吧,如果结了果,无论生死,就回来和我说,如果没有结果,也没关系,无论生死,都回来和我说一声。你有结果了,我的一生也就有结果了。”
别人占了他的地,他这样讲理:“你那地,被你抽打得红彤彤的,我的地,被我按摩得肥嘟嘟的。一看就不是一块地。”
老人的语言看似质朴,其实透着智慧,着来自于他对土地的感情。还有个叫阿番的农民,同样拥有这样的感情与智慧,不过却是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显示出质朴人的道德观:“那人(指阿番)喘着气,说:刚才你用偷的不对,所以我追你们。现在你们还回来了,我可以送你。那人从地里刨出了比此前多个三四倍的芋头,放进那筐里,说:刚才是偷的,你们偷了心里不舒服,我被偷了心里难受。现在是我送你们的。你们心里开心,我心里也开心。”记者问他为什么这样想,是谁教他的吗?他说:“就这块土啊。其实土地也唠叨的,你只要愿意听,就知道它在和你讲道理了。比如,要诚实,你松了一遍土,它绝对不会给你松两遍土的那种果。比如要用心,你是不情愿锄的地,肯定要比认真锄的地产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