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文学诺奖得主的代表作《悠悠岁月》读后(下)

(2022-10-29 21:30:12)
标签:

《悠悠岁月》

分类: 读书

《悠悠岁月》开始以照片为基础来回忆,久往的日子没有影像往往就想不起来了,所以老照片很重要。

由于那是生命初长成的时期,回忆起来就很美好,至少很有内容,作者与读者都倾注了注意力。随着时间镜头的拉近,记忆也清晰起来,照片的作用就不大了,数量也越来越少。

越近的日子碎片化越严重,充斥在记忆里的都是碎片的集合,即使是曾经震惊世界的大事、大人物也都无足轻重了,至少读者不去关心他们,涌起的是厌倦。全世界的人都在庸俗化,至少是物质优越的人类生活如此,千篇一律,你的我的都是同一种人的翻版,照射出来的是集体无意趣、没有意思的人生——

我翻书的速度在加快,书页漫不经心地翻过去,离终点越来越近,就像把自己写到老年的作者一样。这本书不再是带有情感的回忆,完全变成了国家大事、世界大事的新闻记录,这给我一种感觉:人已经被剥离出去,剩下的都是一个个事件的碎片集合,或者说作为个体的人消失了,世界是由这些数不清的碎片组成的。

如果把一个人记忆的碎片如此收拢到一块堆儿,就算是书吗?这样的书都能拿到诺奖,也太容易了吧?也许,这些碎片离我们很近使我们成为局中之人,会为后人保留这些记忆,或许是这个让人们如痴似狂将其捧上诺奖宝座的吧?

我还是愿意往好的方面想:岁月的确是悠悠的,一个人被世界割裂成事件的碎片,这样的人生确乎悲哀,如果说这部小说——如果能称得上小说的话——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那也许就是它的意义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