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杨伯峻之《论语译注》(50)
(2021-08-17 22:02:06)
标签:
《论语译注》 |
分类: 读书 |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自始至终我都不喜欢颜回这个人,为什么呢?就因为他对孔子从无半个不字,老师说啥是啥,跟应声虫似的,没有显露出个人的一点主见。按说孔子不应该喜欢这样的人,可是他却成了第一门徒。孔子作为老师还是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希望学生能提出质疑,而颜回从来没有问题,也没提出什么“建设性建议”,所以,想做实际的事物,颜回是指不上的。颜回就是一个有德无能的人,这样的人成为圣贤而且排在前茅,真的有点难以服众啊!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骞乃二十四孝人物之一,以孝名于后世,这与孔子的这句话不无关系。可是,这句话就是一句赞叹,对我们来说实在没啥意义。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这句话的上下两句并无因果关系,孔子能凭“三复白圭”(白圭是指《诗经》里的四句诗: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就把侄女嫁给南容吗?南容肯定有孔子看中的长处,那就是第五篇《公冶长》的第二句说的,“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南容(宫适)是个能适应顺逆两境的人,所以才成了孔子的侄女婿。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第六篇《庸也》的第三句,鲁哀公也问过同样的话,孔子把颜回抬出来,这回季康子问他还这样说,我猜测可能是孔子不想让他的学生为这些不道之人做事,所以才把死了的颜回拿来搪塞,因为他一直是以学而优则仕为目的,不仅自己要施展作为,也对外推荐自己的学生的。这种反常的表现必有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