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论语 |
分类: 读书 |
子曰:“吾未见有好德如好色者也。”好色乃本性,好德必须克制本性,自然不会被人喜欢,只有少数人(好德的君子)才做得到,那也得百般克制、万般忍耐、发乎情而止乎礼才能做到,这样难,大多数人当然望而却步了。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就是行于当行则行、止于当止则止,当进则进,当止则止,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眼看事就要成了,就差那么一小点儿了,放弃是多么心有不甘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里长征之走出了第一步,就像爬山一样,壁立万仞,打退堂鼓的不知凡几,这是需要勇气与恒心的啊!如果把进止之难加以比较,我认为“止”更难一些,这需要克服功成名就的诱惑和功亏一篑而来的自责,这里需要的是强大的理性,因为孔子强调的是“当止则止”,也就是说,在进行下去就会坏事了,再加一篑山就要堆了。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孔子又夸颜回了,可是颜回短命,所以孔子接着叹息:“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联系上一句,孔子认为颜回的进取是没问题的,可他没做到止于当止,大概是拼命学习而没注意锻炼身体吧,结果“止”(死)了,如果别弦绷得太紧,该停下来(止)就停下来放松一下,就不止于此了。
前一篇:像郦波样的老师还是太少了
后一篇:我读杨伯峻之《论语译注》(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