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一
文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5,745
  • 关注人气:53,3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世同堂》,经典之经典

(2021-06-21 22:00:07)
标签:

《四世同堂》

分类: 读书

    大晴天,我没有因循这几天的路线,在三永湖的几栋高楼的阴影里来回拉锯。天气预报显示,未来数日连续升温,天气会越来越热了。这很正常,今天夏至了嘛。晨走中听完了贾平凹的小说《五魁》,感觉不好,走了猎奇的俗套,不似贾平凹所写,只有那个几句话的结尾有点“文学味”。这样的小说若是用眼看会怎样呢?也许,有些小说只宜于看而不适合听吧。接着再听《白鹿原》,这本是一部上好的小说,以前我看过两遍,这次一听反倒烦人了,怎么呢?那个朗读者慢腾腾的语调太急人了,没听多大一会儿我就叫了停,接着干脆删除了。不是嗓音好就能讲课的,功夫全在书本之外呀!

《四世同堂》听完了,瑞轩的小女儿妞子在抗战胜利的当天饿死了,真是让人揪心啊;感动我的还有好几处,如瑞轩父亲的死、妞子的挨饿,还有之前钱诗人一家的灾难——这就是8年抗战期间北平人的苦难、亡国奴的生活写照。当初看这本书时我也曾感动过,但这次听书来的更为直接——听比看更有冲击力,听觉比视觉更能刺激内心,这也是音乐为什么更能让人情绪激昂或招悲引痛的原因(看电影时最有对比,画面配上音乐能让人涌出热泪来)。这部小说的主角是瑞轩,作者反复地描写他既想抗日又苦于没有行动的矛盾心理,也写了好些个人物(小羊圈胡同的邻居),每一位都不吝笔墨地描写他们的所作所为以及心理活动,哪怕是极次要的人物。我觉得《四世同堂》写的最精彩的是那些反面人物,大赤包、冠晓荷、蓝东阳、祁瑞丰等,他们更能发挥老舍精于讽刺的文笔,使这些个小丑更为生动、丑态既让人恨也招人笑了。

总之,《四世同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绝对的经典,值得反复阅读——哪天我得用眼睛再欣赏一遍。耳朵效率高,但没有看书的从容,最主要的是有感而无发,久了会不会有反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