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有怀念,不必忧伤也无忧伤,有兴尽管踏春去

(2021-04-04 21:31:45)
标签:

清明诗词

分类: 随笔

晨走三永湖。湖冰融化成白色的冰凌,看上去像是覆盖了一层雪。今儿天真好,蓝天朗日,云淡风轻,特清明。不过,人对不住这美好的春天,把各个十字路口烧的到处纸灰。清明节本来该有个清明样,可是被人弄得乌烟瘴气的——人真的不配享有清风明月啊!

去年这时,我因为疫情滞留京城,清明的时候我去给母亲扫墓;今年清明又至,二弟早几天去了长安园,在母亲的墓上供奉了鲜花。清明是缅怀逝去亲人的日子,用鲜花祭扫或是内心的追思都行,为什么非要用烧纸这种埋汰行为呢?既然已经选择了文明的生活方式,就要革除过去不文明的习俗,不要以“传统”、“文化”为借口为自己的愚昧、陋习找理由——不要再烧了吧,还清明一个清明。

清明因为含有悼亡的内容而带上了忧伤的气息,更因为这首太有名的清明诗使得这个节日好像是凄凄惨惨悲悲戚戚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看来杜牧这个诗人是忧郁型的,诗总有黯然神伤的色彩,不过这首诗给人的印象太着重于前两句,“欲断魂”的样子的确够凄惨的,不过后两句还是有“暖意”的——清明节不仅仅是祭扫,还有春季出游踏青的行为,寻酒不尽是为了浇愁,更可能是游兴上来了的遣怀之举。

虽然关于清明的古诗悲调的居多,但也不乏喜兴的名作。现在网络发达,毫不费力就可以拈出几例来。比如:

宋代程颢的七律《郊行即事》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唐朝刘长卿的《清明后登城眺望》(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词作里宋时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五代冯延巳的《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这是古人的清明诗词,今人自也有清明之作,请看梦音夫子的《青玉案.清明》: 洗花天气清明日。落红雨,浑行色。粘地杨花寒白积。青蕪野木,杜鹃啼湿。挟纸无声客。 魂兮上下何从觅,一匣煙華失朝夕。云气松楸情未隔。碑痕遠夢,蝶灰亲额。不趁东风翼。

我十分欣赏的古体诗人半斋诗客虽未发清明词,却也于当日作了一首摊破浣溪沙.叶芝》:去向青冈斗箨龙,小镰刀似木兰弓。诸葛孔明擒又纵,学英雄。玉竹新生千叶绿,金乌笑赠两腮红。山鹊唱歌还远送,主人翁。”字里画间很是诙谐俏皮,赏读之余也撩拨出点儿逸兴,兴之所至随手戏言点评道:小女儿,学锄耕,不为稼穑为体农。农事苦,事农乐,躬亲方知苦后乐。清明有怀念,不必忧伤也无忧伤,有兴尽管踏春去

                              (不做图解,还以为下雪了,其实那是湖冰渐被融化的景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