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美无言,大音希声
(2021-03-19 22:08:35)
标签:
梦古诗苏轼 |
分类: 梦幻 |
梦:……我去单位,办公楼被整修得奇奇怪怪,二楼到一楼没楼梯,人咋上下?正在搞卫生的女公务员看见我,说电话不通正找你呢,我说这楼里信号不好。她说厂长找你,在五楼。我上到五楼,吃惊地发现半个楼层改成了幼儿园,生产厂咋还管起孩子来了?厂长用指责的口吻说我:“我真服了你了,咋自己的孩子一点都不管?”我纳闷这话从何说起,回道:“据我所知,远了不敢说,在咱们这个圈子里还没有一个人在对孩子负责任这件事上超过我的!”他看看身旁的人,那些人都连连点头,表示信服。调度会散,人们从会议室涌出来,我惊讶地发现里边有好几个与我同时退二线的人。他们说是厂里新上生产线让回来上班。他们是搞工艺的,“工作需要”,我们电仪专业的就不需要了,我心里有点儿失落……
这个梦难道说明我想回去上班吗?事实上,我们退下来的人是不可能被返聘回去的,真的让我们上班我们也是不乐意的——享受了两三年的退休生活,哪个还愿回去上班?
古诗词的字数最多也不超过100个,却能表达很多的意思、很多层的意境以及非常丰富的意蕴,堪比一篇数千字的现代文章,往往是一首这样的作品能繁衍出难以计数的欣赏和研究文章。现代人因为内心浮躁,看不进去那么长的文章,甚至连一首古诗都耐不下性子读完,若是连这么几行文字都不想看完,也就谈不上阅读能力了。多说一句,古诗讲究意境,诗意可意会,一言传即失去了诗的味道,所以,欣赏是自家的事,我不看别人品过的诗,自己得到的诗感也只是自己玩味;当然,能品出独特的韵味并能用很好的语言讲(写)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你像苏轼的诗词,有多少人写了“读后感”,谁会看?那自然是其真实的感受,也只是个人的,别人不会感冒。比如今晚,我读苏轼词《一丛花.初春病起》:“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只觉得字里行间透出的美感无法用另外的文字表达出来,意会全在不言中,不说正好,不写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