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水浒(23)

标签:
《水浒》宋江李逵 |
分类: 读书 |
梁山不断地招降纳叛,直到董平张青归顺,梁山好汉恰好达到108人,再不“引进”了,以应天数。从呼延灼往后的回目情节都是为了凑够这108人而设计的,都是雷同的两军交战、厮厮杀杀,犹如评书,“人”看不到了,也就没了文学性、艺术性。
估计是九天玄女送他的天书里写的吧,宋江心血来潮安排了一场罗天大醮,这个仪式无非就是告诉众弟兄,我们聚在一起上合天意(个人的位置已经由天意镌刻在石碣上),是替天行道的;从政治上讲就是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尽忠尽义。
梁山排座次,形成了以宋江为首卢俊义为辅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各行其是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这时的梁山泊已不是过去的草寇聚义之所,而是星宿们的忠义之堂了。
宋江踌躇满志,有点膨胀了,浔阳楼醉题反诗的豪兴又冒出来了,重阳节他乘着酒兴又吟唱了一首满江红,表达了希望早日得到朝廷招安的渴望,结果引得李逵、武松等人的不满,筵席不欢而散。
宋江做了山寨之主后不是膨胀了吗?他忘了以前因为自己的执意带来的祸患,这次又不听人劝想去东京看灯了,作为主帅这样做太轻率太不负责任了;人一坐到高位就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话了,这是铁律。
宋江进京看灯,其实是冲着李师师去的,所谓为招安铺路那不过是借口。这一点连李逵都看出来了:“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的好汉,你原来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
水浒经过一段乏味的“战斗片”(小时候最感兴趣的地方)后,李逵的故事又让人精神一振,“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和“李逵寿张乔坐衙”把李逵的性格再度点染一番——为啥这个粗鲁野蛮的黑汉深得民间喜欢?就是因为这些个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拿到生活里极其血腥,而放在书里足以调剂乏味的生活。
“李逵寿张乔坐衙”这场戏把黑旋风胆大妄为的个性完全突出来了,可以想见梁山泊四周的府县受其荼毒有多深,单独一个好汉下来就可以横行,连县衙、做公的都不敢奓翅儿,匪的势头远盖过了官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