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杨伯峻之《论语译注》(7)
(2020-08-24 21:49:27)
标签:
论语《论语译注》 |
分类: 读书 |
我在曲阜孔林看到子贡为老师守孝6年的“庐墓处”以及“子贡手植柏”。
子贡小老师31岁,深得孔子器重。子贡很有干才,既能当官又能经商,而且都很成功。子贡也很调皮,他当面问老师“赐也何如”,孔子说他“器也”、“瑚琏”之器。我不知“瑚琏”是什么东西,但“王字边”的都是表示玉般珍贵的东西,后查知乃一种祭祀之器。孔子曾说过“君子不器”,我觉得他虽认可子贡的才干,但还是认为他还只是个“器”。我估计这是跟颜回比的,孔子大概认为子贡为人太活泛,离最高的“仁”还差一点距离。参看下文他针对另一个学生冉雍所发的“仁而不佞”的话,孔子不太喜欢口才太好的人也许有“祸从口出”的考虑,他不是总要求“慎言”嘛。
不知子贡对这个回答是否满意,但他对老师的尊敬是毫不含糊的,要不也不会比同学多守了三年墓。
前一篇:养猫记(34)
后一篇:我读杨伯峻之《论语译注》(8)